榜样:父母能在孩子面前做好吗?

原创|2015-03-21 14:22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两名女童不小心落水了,一个青年男想都没想直接脱衣跳水去救人。最后孩子是得救了,可是青年却因为跳水救人溺亡。让人震惊的是,孩子的母亲得知此事却不让孩子承认被救的事,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她教孩子们说是三人一同落水,否认青年男救人的行为。在青年男的告别仪式上,这个母亲最终逃不过心里的谴责,带上两个孩子前来和英雄告别,下跪痛哭,还送上一万块钱。只是青年的家人表示,他们只要道歉,不接受钱。 青年男救人的事情,明明自己是为了救人而死,最后被救的母亲却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想想这位英雄死得该有多冤?人心都是肉长的,被救的母亲最终也因为良心的不安醒悟过来。这位母亲连自己都没有教好,又如何教好孩子呢?(具体可查看智择优择校网《家长没文化咋教育孩子》的相关家庭教育方法)

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孩子跟他们的父母除了血脉相承,在为人处世、个人品德修养等方面都是很相似的。从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是他的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都是通过长期相处不断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深处的。离家的人通常都会有如此的经历,当生活中遇到自己不知该如何决定的事的时候,首先就会求助于自己的父母,即使是怕父母担心,有意隐瞒着很多困难,但还是会设想如果父母遇到同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在世为人,学好是一辈子的修行,学坏可能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无论说到什么事情大多习惯性说要从孩子抓起。家长说的从孩子抓起,大多是有关学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首先要赢在起跑线上,将来方可能成才。社会上说的从孩子抓起,大多是很宏大的命题,如诚信友善、奉公守法、保护环境、振兴中华等等。道理很明白、话语很正确,仔细想想又不尽然,不免生出些疑惑来,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的期望,都是基于一个点,那就是孩子先成人。

家长重视孩子成才,应该把孩子成人放在一位,最好是成人又成才;倘若孩子成才了却不成人,那也只是才而不是人才。社会重视孩子成人,但不能把眼前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问题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解决;倘若如此,只怕孩子们将来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孩子不是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而是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家里有家长,学校有老师,来到外面有各种各样的叔叔阿姨、大伯大妈、爷爷奶奶们。大人们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说的做的怎么样,无一不是孩子们的榜样。榜样若不好,怎能要求孩子们学好做好?

关乎着未来,很多是要从孩子抓起,但不只是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都受着大人的影响,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家长们把自己教育好了,以身作则,如若不然就别想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