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小公民,刻不容缓!
据7月23日《新快报》报道:由广东省顺德某旅行社组织的2630元/人、为期8天的“我到北京上大学”蓝图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夏令营的孩子,在从北京西到广州的T29次列车上的表现的确令记者咋舌:乱扔矿泉水瓶、废纸、饭盒等垃圾,不少孩子不但不脱鞋子就爬卧铺的扶梯,而且还穿着鞋子在床上睡觉。在大声喧哗的时候不论男女都夹杂着不少粗话,不管其他乘客是否在休息。难怪列车员说:“他们在列车上很具有破坏性,真是服这些孩子!”
加强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工程,关系到上亿家庭的切身利益。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从孩子们的文明礼貌教育开始。除了学校从学生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家长更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如果学生不讲文明礼貌,纵使你有最新锐的理论和最新鲜的方式,那思想道德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呢?
一、需要开展广泛持久的教育。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应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以强化人们讲文明礼貌的自觉意识、公德意识,培养和完善公民的道德人格,形成无论在家庭、学校、单位、社会都能够自觉自愿地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
二、需要自觉行动。
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轮到自己却又将文明礼貌抛到脑后。所以,文明礼貌需要每个人从一言一行开始,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只要求别人去做,而自己不做。常言道,“文明根基是习惯”,作为青少年学生,更应当从点滴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说话得体、对人礼貌、爱护环境、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良好行为习惯,使讲文明讲礼貌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三、需要加强管理。
每个人都有他的惰性,都有或多或少不自觉的一面,只依靠个人的自觉和外部的教育,文明礼貌的道德规范恐怕难以到达人们所需要的、向往的程度,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严格的监督、管理,这是形成“明礼”道德规范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