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为什么让孩子变成了恶魔,90%的家长都不知道。

原创|2015-12-10 18:10

在网络创造的虚拟空间中,虚拟的任务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为所欲为。青少年本来心理发育就不成熟,长期沉迷网络就更容易模糊道德认知,形成错误的是非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放纵自己,产生犯罪行为。

在某学校曾发生一起伤害致死的案件。两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打球时言语不和发生争吵,老师规劝后,两人也认了错,事情本该结束,但是其中一个学生李某越想越生气,从书包里翻出一把小刀,重新回到操场上抓住对方的手,要“理论理论”。结果,谁也不服软,对方见李某抓住自己的衣领不放,急了,就给了李某一拳,李某本来想让对方道歉反而被打,更加搓火,禁不住拔出刀,对方见势不妙,转身就跑,李某猛追上去,照着他后背就是三刀。看见对方“普通”一生栽倒在地,血流出来,李某傻眼。老师、警察闻讯赶来,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但因流血过多而死。李某得知消息,一下子瘫在地上。不停地对警察说:“怎么会这样呢?”他说自己真的不知道用刀扎了一下人,就会把人扎死。还说游戏和武打片里面的人被刀扎了后,也流许多血,但一会又蹦起来了,谁想到对方那么高的个子,挨这么两下就死了。

暴力行为

这件事在当时震动很大,李某和那个被扎死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其中一个还是班里的学生干部,他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本来也都希望考上重点大学。就因为一点小事,酿成两个家庭的悲剧。

当法官询问李某“平时无怨无仇,为什么一上来就对自己的同学动刀子?”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武打片,玩打斗的游戏,觉得那些一语不合,拔刀相向,靠武力征服天下的“英雄好汉”特别潇洒痛快。在被打一拳追赶对方时,自己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就是那样的画面。真的不知道会把人扎死,要是知道怎么也不会那样做。

这个惨重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正视虚拟世界的打打杀杀,以及其他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虚拟世界比现实生活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这对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未成年人会产生极大的吸附力,甚至容易沉迷其中,他们强烈的模仿也会在网络这个空间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电子游戏大多以攻击、打斗、竞争内容为主,未成年人长期玩飙车、砍杀、枪战、爆破、等游戏,容易误认为这种暴力行为是合理的。一旦形成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可能因微不足道的挫折或所谓的哥们儿义气而大打出手。另外在网络游戏,聊天等虚拟的空间中,虚拟的人物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为所欲为。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模糊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颠倒他们对是非的判断。这样,他们就容易在现实中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理。

智择优教育专家杨达认为,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网络暴力都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孩子如果不能控制对虚拟世界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电玩成瘾症”、“网络成瘾症”。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家长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例如,在孩子面前,不浏览成人网页;不长时间地聊天、游戏。每一位家长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网络道德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延伸阅读:

儿子沉迷网络游戏 扬言断绝亲子关系

警惕:小心色情网络让孩子性早熟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