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老人只注重养育不注重教育怎么办?
老人带孩子跟年轻父母带孩子不一样,有很多的不同点,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父母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而老人却只管养孩子,孩子说什么老人就去做什么,想吃什么就给他买,溺爱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出现,然而老人需要被尊重,不能来硬的,怎么办?
花园里,奶奶带着孙子散步。陶陶指着树上的鸟儿问:“奶奶,树上有鸟,那是什么鸟?没有见过的,好奇怪呀!”奶奶回答:“我眼睛花了,没有看到,嗨!反正都是鸟,自己看吧。别走远,危险!”
陶陶遇到了小朋友。小朋友有一个新玩具,陶陶看见很喜欢,冲过去拿在自己手里不放。小朋友哭了,他的妈妈抱着他说:“没有关系,你的玩具哥哥不要,只是玩一会儿就会还给你的。”而陶陶的奶奶却没有时陶陶说什么,任由孙子摆弄着别人的玩具。
如果是年轻的妈妈带陶陶去散步,会是什么情景呢?
花园里,妈妈带着陶陶散步。陶陶指着树上的鸟儿问:“妈妈,树上有鸟,那是什么鸟?没有见过的,好奇怪呀!”妈妈回答:“我看到了,这只鸟是灰喜鹊,它和我们经常看到喜鹤不同,它的肚皮是灰蓝色的,有一个大长尾巴,个头比我们看到的喜鹊大一些,比在公园里看到的鸽子体型小。人们都说喜鹤是‘吉祥’的象征。它吃田地里的害虫,是对人们有益的鸟……”
这时,陶陶遇到了小朋友。小朋友有一个新玩具,陶陶看见很喜欢,冲过去拿在自己手里不放。小朋友哭了,被他的妈妈抱了起来。陶陶的妈妈也走过来艳起陶陶,对陶陶说:“陶陶不可以这样。你要玩小朋友的玩具可以,但是要先与小朋友商量,人家同意了,才可以动。你看,你把弟弟吓哭了吧。来,把玩具还给弟弟,弟弟就不哭了。”陶陶和妈妈一起把玩具还给弟弟,弟弟不哭了。这时陶陶不高兴了,对妈妈说:“我也要玩具,我也要玩具!”妈妈平静地说:“这样,我们去和弟弟商量,看看弟弟能不能给我们玩一会儿,好吗?”于是妈妈拉着陶陶的手,走到弟弟面前说:“弟弟,你可以给哥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然后让陶陶对弟弟说:“就玩一会儿,可以吗?”陶陶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弟弟把玩具给了陶陶。于是,陶陶既玩高兴了,又交了一个好朋友。
这个时代,年轻的父母几乎都有文化,他们的育儿观念比较先进,对孩子的教育不局限于养育上,而更加注意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他们反对老人用“树大自然直”的传统观念教育孩子,知道孩子不能等以后再教育。而有些老人则认为,不应让孩子负担过重。他们反对年轻父母对孩子说“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束缚。老人们更重视孩子的一日三餐,注重孩子的冷暖,注重孩子的安全,这是与年轻父母不同的地方。
年轻的父母如何解决老年人不重视教育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