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案例分析:别让打骂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中国家庭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自然成了每个家庭的宝贝。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可有父母信奉棍棒教育,为什么仍有一些父母采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呢?
一是受传统教子观念的影响。持“棍棒之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等观念教子的大有人在。
二是有些家长小时候常被父母打骂,于是在教育孩子时也不自觉地继承了上一辈的教育方式。虽然他们深知被父母打骂的滋味不好受,心中会产生怨恨、反抗等,但毕竟自己是这么过来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上一辈的教育方式。
三是有些父母感觉教育孩子相当辛苦,再加上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懒得动脑想其他方法来教育孩子,觉得打骂最直接也最有效。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错课,就直接打骂。
四是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生活状态。一些父母自己不成功,社会地位较低,往往会把控制孩子当成一种逃避和满足,甚至将自己的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类拔萃,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父母就会对孩子一顿打骂。
以上几个原因就是某些父母打骂孩子的主要原因,如果你也有打骂孩子的毛病,不妨对照一下(一味地打骂对孩子是起不到良性作用的,还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有没有能够完美替代打骂教育的方法呢?请查看相关《给父母五点建议完美替代打骂教育》)。
当然,也有的父母打骂孩子只是出于一时冲动,却可能酿成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有一对工作和家境都比较普通的夫妇,却有一个明显比同龄的孩子不普通的儿子。
为了把这个好苗子培养成才,夫妇俩省吃俭用,为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买电子琴,花高价请家教。孩子也非常争气,学习成绩上游,电子琴学得也不错,特别讨人喜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却不能让他的父亲满意,经常因一些小事被父亲训斥。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父亲的训斥逐渐失效,孩子还会顶撞几句。于是,父亲便将“写”改为“打”。在父亲粗暴的打骂教育之下,孩子开始厌学逃学、打架、不思进取。有一次,孩子因为顶嘴而被父亲用绳子吊起来打,终于离家出走。等他们再次听到儿子的消息时,孩子已经进了监狱,儿子怎么也不愿见自己的父亲,夫妻二人也以离婚收场。
本应该其乐融融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现在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非打即骂,而不是用平等尊重和孩子良好沟通。“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已经过时,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教育方法后果严重。
一句话:棍棒之下难出孝子,多出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