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有哪些?

原创|2016-10-16 17:59

法律意识不够不单单只是说造成知识、常识的贫瘠。严重的情况下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当前在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人治文化传统积淀、传统家法和民俗习惯、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法律意识不够健全和完善等。

律意识淡薄原因是什么

一、法律信仰的缺失

人治传统的根深蒂固必然导致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它对全民族法律意识和思维必然形成巨大的抗拒力。虽然多年来我国在普法方面付出不懈努力,但有法不依的问题依然是一种社会弊病。只有产生信仰,才能形成意识。法律信仰一旦缺失,法律意识也就失去了基础。

第二、长期的人治文化传统积淀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法治文化失去 了萌芽、发育和健全的传统基础和社会基础。几千年之下,官家的思维集中表现的是政治思维,即传统上的利弊权衡,维护的是集权的统治百姓的思维突出表现的是道德思维。法律意识的土壤贫瘩,如果没有全社会长时间的孕育和耕耘就无法培育出肥沃的土壤,无法使法律意识生根、发芽和成长。

第三、学校对法律教育重视不够

高校学生这一群体是从应试教育中进人高校的缺乏法律意识启蒙的青年群体。我国中小学期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一 定程度上缺乏培养法律意识的教育内容,这种缺位阻碍了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启蒙和培养。

第四、传统家法和民俗习惯的沿袭

中国传统家法和民俗习惯已经深深根植于全民族的 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中。亲情人伦、习俗惯例和等级旧法支配人们的生活,维持人们的秩序。一些落后陈腐的家法和民俗习惯在民众意识中不同程度地取代了观念法则和国家法律。

学校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从马加爵到药家鑫的极端案例,我们应该进行反思学校应当吸取怎样的教训,一个人在走出 大学校门、走向社会之前学校应当怎样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了高校面前。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全民族的希望所在。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事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