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高三学生被打致脑功能衰竭看 校园暴力的家庭教育如何开展?

原创|2016-10-18 11:31

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通过媒体集中报道、网络传播发达,人们渐生一种感觉,似乎暴力正在肆虐中国校园。校园暴力事件,于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国并非个案。在日本,校园暴力一度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不进学校)。为预防校园暴力,各国的应对举措和法律手段也是各有差异。

预防校园暴力

长沙高三学生被同学打致脑功能衰竭

10月14日,湖南宁乡县公安局官方微信通报,10月13日下午1时许,该县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所中学几名学生在追赶打闹中造成学生廖某(男,17岁)受伤。该局指挥中心迅速指派刑侦大队、双江口派出所赶往现场处置。目前,伤者正在医院积极救治,事件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之中。

宁乡县人民医院“神外ICU”的诊断显示,伤者目前的病情为:呼吸机维持呼吸,升压药维持血压,脑功能衰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当日,伤者姐姐廖粤说,“弟弟系被一群学生围殴,用器物击打头部致伤,颅骨上的洞有小型水管那么大。13日下午他在医院进行了开颅手术,取出部分颅骨,目前仍然重度昏迷中。”

据宁乡县人民医院10月14日的诊断显示,廖莞的伤情为:急性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疝;右侧颞叶-基底节-顶叶区脑内出血;脑室内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颞顶叶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弥漫性脑肿胀;右侧顶骨骨折。

预防校园暴力

预防校园暴力

家庭教育中,如何对施暴孩子进行转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