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青少年校园暴力,家庭正面教育刻不容缓
智优导师原创|2017-04-05 09:14
由近日山东德州校园暴力事件上推一二年,不难发现,我国发生的引起网络舆情热点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已有多起。
综合分析,一些共同特点让人吃惊:
一是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中小学生;
二是施暴者手段狠恶和残忍让人惊心;
三是暴力事件的引发都是一些小事;
四是围观者大都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忙于拍照上传到网上。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校园暴力有下面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索要钱物,威逼利诱。
施暴者往往是部分上网成癖、吸烟成瘾、吃喝玩乐、无心读书的学生。
当无钱满足自己的时候,就打起了向老实同学索要的主意。如若不给,暴力以待。
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往往表现为高年级的同学欺侮低年级的同学,一群同学欺侮个别同学。
三,小题大作,伤人身体,侮辱人格。
为了一点小事开打,木棍、板砖、喝尿、吃屎,各种暴力手段,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孩子法律意识缺失,规章制度淡薄,组织纪律松懈。
作为父母家庭教育宜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家长要配合学校警告孩子:校园暴力是一种邪恶行为。
终究邪不压正,邪恶定会受到正义的惩罚。
如法纪的制裁,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等。自己颜面扫地,内心备受煎熬。
二,家长正告孩子,校园施暴,是违法违纪行为。
三,家长要时刻不忘教育孩子怎样做人。
要心灵美好,行为善良,助人为乐,与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
如果您的孩子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暴力倾向,请及时咨询智择优青少年问题专家孟老师。
只要您填好文章后面的表格,即可与孟老师取得联系获取免费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