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父母的教育观:美国名校终归难有中国孩子的“社交立足地”?
先从Michael的故事讲起。
Michael是我姐姐的孩子,很特别,有一些非常天才和特质的一面,从小就表现出来了。
很多文章说他是华裔学霸,其实是小看他了,即使在学霸中,他也是超级的。
他被三所最优秀的大学,哈佛,MIT,和斯坦福都录取了,他最后选择了MIT。
现在他从MIT辍学了,自己创办了公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硅谷创业,在MIT他只念了一年的书。
他在数学、科学、计算机三个方面都是全美拔尖的,数学是当年全美奥数竞赛12名优胜者中最年轻的。
计算机获得全美高中奥林匹克公开赛同年级组第二,然后科学是Siemens半决赛得主。
进了MIT在五十个州每个州选一人的顶尖夏令营。
如果今天在这儿我们只是说他的成绩,那聊的话题可能就是申请大学攻略了。
我觉得他是被华裔父母教育出来的,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华裔男孩的形象,但是大多数亚裔家庭有一个问题。
数学优秀,科学厉害,钢琴弹得一流。
但其实他后来的蜕变才是我比较震撼的,也是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大多数亚裔家庭有一个问题。
社交能力不仅仅是指交朋友
当时,他在我家住了几个周末,我们之间有过几次对话聊天。
有时候我们一起开亚裔父母的玩笑,讲他们的特点,也算是自嘲吧,因为我们自己都是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
我和他的对话里提到了一个问题,Michael在高中最后一年到处跑。
但是小时候他看起来比较内向,也不太愿意和同龄人打交道,从印象中典型的亚裔孩子的形象。
到现在变成到处和人打交道,是什么使得他变成了现在这样?
他当时开了一句玩笑说,这个是他从亚裔教育脱离的一个过程。
他说,大多数亚裔家庭有一个问题,是不培养社交能力。
一般说来,大家会认为,社交能力大家一提起就是交朋友。
其实,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专业的方面,社交圈的建立、和人交流谈判什么的;
还有一个就是个人成长方面的,包括交朋友和个人魅力如何能够吸引别人和倾听别人的能力;
以及处理Personal relationship——男女朋友之间,还有家庭之间的关系之类的,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