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孩子们的“快乐大本营”

网络整理|2020-11-20 15:05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在此地留下传世佳作。

今天,在湖南省怀化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览现场,孩子们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装,手持竹简,化身一个个“小小书童”。

他们正跟随旋律,摇头晃脑地演唱着这首诗。

展览现场,一台老旧的织布机前,身着民族服饰的85岁民间艺人许福珍正在为她的“学生们”示范瑶乡织锦。

她是辰溪县黄溪口镇中心小学少年宫特聘的“总教练”,学校语文老师舒淑兰也是她的“学生”之一。

舒淑兰说,学校少年宫的活动项目成了农村孩子的“快乐大本营”,由学生主动报名,完全免费。

目前,瑶乡织锦活动已开展两年,现有学生三十余名。

“我们学校也有校外民间艺人传授侗族芦笙,他叫吴进生。”

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中心小学英语老师唐梨告诉记者,现在学校有近四十名学生学习芦笙。”

侗族人的生活离不开芦笙,节日、婚丧嫁娶都会用芦笙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现在很多民族文化面临缺失、濒临失传,对整个侗族的民族传承来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就是农村孩子的“快乐大本营”。”唐梨说。

据悉,怀化市面向社会招募了4800多名像许福珍、吴进生这样的志愿者辅导员。

开设了苗鼓、花灯戏、侗锦、侗歌、竹编等10余项特色文化课程。

形成了洪江市托口学校的竹编技艺、溆浦县葛竹坪镇中学花瑶挑花、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门口小学孽龙舞等一批少年宫特色活动。

记者走入怀化洪江市托口镇中小学校时发现,曾经是城里孩子“专利”的少年宫。

如今也成了农村孩子的“快乐大本营”。除了简单的歌舞,他们大多“身怀绝技”。

有的聚集在一起学习黑陶制作;有的在一起跳传统竹竿舞。

目前,2017年度1600所新建项目学校已经确定,正陆续进入集中培训、集中建设阶段。

夏伟东强调,乡村学校少年宫要注重在培养农村未成年人兴趣爱好的同时。

陶冶道德情操、培育美好心灵,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文体娱乐、科普手工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使农村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扣好人生的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