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克服逆反心理的两条途径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
金沙开户: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
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容易诱发人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1。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
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小作尝试。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
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
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
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异生活经历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
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
2。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
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