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 家长不必恐慌

网络整理|2017-07-04 14:56

前些日子我带20个娃去乌镇游学,坐车或者等餐的时候,所有小孩齐刷刷地争分夺秒低头玩游戏。

这个“壮观”场面把我惊呆了——尽管我知道孩子对智能手机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甚至有强烈的依赖,但是没想到孩子竟然沉迷网游

孩子沉迷于手机怎么办.png

观察了一下,大孩子玩的基本是“我的世界”,小一点的孩子玩“贪吃蛇”。面对这帮手机控,两天的游学时间里,我常常陷入严肃的思考和深深的担忧。

湮堵不如疏导

先把自己的担忧和焦虑解决掉,才能心平气和做父母。手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需要以平常心看待,这是出发点。

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如果不喜欢玩手机游戏,那才是不正常的。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是天性。

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重要原因是游戏过程中有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创造,乃人之为人最过瘾的部分。这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可以自我做主的时候,多带劲啊。

在自由中,孩子的创造力会得到充分发挥,而游戏提供了这个自由创造的可能,孩子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相对于充满管束的家庭和学校,孩子在游戏里得到的快乐,弥足珍贵。

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质。当年“任天堂”流行,掌上游戏机不也是孩子的最爱吗?家长不也曾经跟孩子展开“殊死争夺”吗?也没听说玩掌上游戏机的孩子以后都成了坏孩子。

以未来的眼光看,要是孩子不懂得智能信息设备,只知道刷练习题,真会落伍于将来的电子时代。

当父母知道手机游戏的意义,以及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再来反思我们怎么看待孩子与手机的关系,就没那么焦虑了。

这几年,我读了不少家教书,结合自己做父亲的经验,发现家庭教育的一要素无非是接纳,父母自己心情平和最重要。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他喜欢玩游戏也好,喜欢无所事事也好,都是你的孩子。所以父母看到孩子沉迷于游戏,一时间就要告诫自己不要发怒,平静下来,别太过强硬地干涉。

否则,因为手机跟孩子起冲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也不能听之任之,甚至带孩子参加成年人的饭局,聊天聊得高兴,看孩子无趣,就扔给他一只手机,这无疑会增加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所以,父母要学大禹治水,湮堵不如疏导。

引导孩子自我管理

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而这个自我管理能力中,时间管理尤为关键。

家长要转变观念,结束威权式的管束,让孩子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一切自外而来或者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束,对孩子是不起作用的,即便起作用,也是反作用。

我看这些孩子聚在一起爱玩游戏,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孩子之间互相影响,我儿子菜虫一个人在家时,玩游戏的劲头并不很大,和同龄人在一起就玩得不亦乐乎;

原因之二可能是有些孩子的父母对游戏控制得较为严厉,一旦“虎口脱险”,我又基本不管,他们自然玩得兴高采烈,放纵乃至放肆。

我之所以不管,是因为深知强制式命令在教育中是无效的,我希望孩子没有老师家长的督促,也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后来在熄灯就寝之前没收孩子们的手机,纯属无奈之举。

建立自我管理时间的习惯,其实是一种能力。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可以建立一种守时守信的生活习惯与说话算话的信用体系。

守信的关键在于父母率先垂范,有一说一,说到做到,孩子自然不会赖皮。时间长了,就能做到有规律地生活作息,时间管理习惯也就培养起来了。

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未来的小规划。比如,先制定一个小目标,在完成预定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

菜虫的暑假很忙,参加两个夏令营,坐一次邮轮,暑假作业就规划在这三次活动之间的时间。结果,他不急不躁地提前完成了各项他不太情愿但必须去做的事情,而且也没耽误他玩手机。

在游戏中走向创造

我曾经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孩子们与最厉害的软件公司执行总裁对话。面对孩子们玩游戏的热情,那位总裁说,游戏玩得好并不厉害,做游戏的设计者才厉害。

游戏的设计者,创造了一个世界,有上帝的感觉。

的确,最过瘾的事情,真的就是创造本身。我接着问孩子们还有什么工作可以享受到创造的快感?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很靠谱:当作家、作曲、导演、设计师……不一而足。

其实,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远比手机好玩。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去户外、跟同龄人一起玩。我有两个好朋友都是非常称职的爸爸,周末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带孩子玩。

我经常把菜虫托付给他们。打枪战、骑自行车、游泳、看电影、逛博物馆,项目繁多。其中一个爸爸还被群友授予“诺贝尔教育奖”。

当孩子的闲暇时间被这些有意思的活动填充之后,他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意义,也就不需要单一地从手机游戏里获取自我实现的感觉了。

所以,孩子的需要跟成年人是一致的,既意义感。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刷作业,他不沉迷于手机游戏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