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妈究竟应该给你什么

原创|2015-06-30 10:22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待到成年后能够具备完整的人格,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那么成熟并且具备完整人格的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前几期小编先后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逐步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让孩子来处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务也是成熟完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浅谈一下小编的看法。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

一位网友最近很是苦恼:我儿子今年六岁了,为了培养他对钱的概念也希望他能够从小学会节俭,于是开始有意让他管理零花钱,可是没想到他从此却变成了一个小财迷。  

他原本总是会要求我们买这个、买那个,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要求我们都会答应他,也会向他灌输赚钱辛苦不容易的想法。于是便给他买了一个储钱罐,让他自己存钱,平常也会给他一些零花钱,他要是想吃雪糕、糖果,就需要自己拿储钱罐里面的钱买。于是孩子对钱有了概念,也开始喜欢钱。一次我和孩子用“里外”造句,孩子的句子是:“房间里外都是钱”。我将对于零花钱的决策权交给他,只是希望他能懂得赚钱不容易,可是这样的小财迷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呀。  

去年九月份大学开学,有一个南方的小姑娘,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但一开学她在这所名牌大学里,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没有离开过妈妈,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在打理,她只负责书包里的那点事,书包以外的任何事情,怎么样穿衣服,哪件衣服穿里边,哪件衣服穿外边,头发该怎么样来梳,全都是妈妈来包办、代替。于是九月份一进学校,从南方到北方,气候不适合,感冒了。平常不生病的时候就不会关照自己,现在生病了,如何去关照生病的自己,就更加不会了。买衣服不会,连买饭票她都不会。她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哭,然后一天恨不得打八个电话,母女俩一个在这边哭,一个在那头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孩子待了两个月就回家了。  

对于上述两个案例,小编先“啰嗦”两句。对于那位六岁孩子的父母,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孩子对钱的概念,理解钱挣得不容易,并且由孩子来自己支配自己的零花,从这个时候开始锻炼他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也就是决策力。不过小编的看法是:貌似方法不完全得当。而那位南方小菇凉显然是没有单独处理过除学习以外的其他事,缺乏必要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小编认为不完全是孩子的错,家长应该负主要责任。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是最重要的老师。小编认为,孩子各种能力不可能自然而生,小到说话走路,大到自控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现在我们讨论的决策能力,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从小做起,贯穿整个成长阶段,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外加陪孩子亲自实践。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的情形,小编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外面挣一天的钱,比如发广告、拣矿泉水瓶等等(主意自己想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拿到酬劳,他会对钱来之不易理解更深。孩子对钱的支配正是培养他决策能力的过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花钱的计划,但具体执行过程还是交给孩子自己来,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可以逐步地“放权”给孩子了。  

南方小姑娘的家长,小编想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让她处理自己的事太辛苦,却剥夺了她练就自我能力的机会。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发生的状况,欠缺独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直接懵掉了。试问我们能不能做到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做“专职保姆”,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像金丝雀那样离开了人为的喂养就活活饿死。  

总而言之,孩子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生活中的独立生存能力与处理周边事务的决策能力是一个将来步入社会的完整的“人”必须具备能力的一部分。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生活中的状况;而同时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培养孩子的能力应从小做起,并且贯彻整个成长阶段。要说方法也非常简单,带孩子去亲自参与吧,然后逐渐放手。就像带着孩子学走路一样,扶着他走,最后他一定要甩开你的手,最终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