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不可“拔苗助长”!

原创|2015-08-01 14:29

传说,从前有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每天他总是早起晚睡,辛勤的劳动,但总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他巴望能长得快些,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他总感觉禾苗好像一点都没有长高,心中十分着急。

他翻来覆去地想,怎么能帮助禾苗快点长高呢?一天早晨他终于想出了帮助禾苗生长快的“好办法”。

他赶快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到中午,双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部拔了一遍。累得他腰酸背疼,精疲力竭了。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疲倦的双腿,摇摇晃晃地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就兴奋地告诉家人:“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地里的这些禾苗长不快,我帮助他们长高了好多啦!”

说完,他得意地坐在那里,拿起一把破扇子扇了起来。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什么意思,马上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死了。

孩子缺乏独立性怎么办?

根据这个寓言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将事情办糟了,坏了事。

现在的家长大多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总是在旁边不停地说,你应该做这个,你不应该做那个,甚至恨不得一下子帮孩子全做了,这和拔苗助长的农夫有什么区别呢?

家长要训练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应该避免给孩子正确的答案,而只是给予重点的提示。这样能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辨的能力,及独立自主的个性。

当孩子向母亲求救时,母亲通常会马上伸出援手,帮孩子解决困难。但这样会养成孩子依赖的个性,和做事敷衍了事的态度。所以,父母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让他们养成凡事都求助于他人的习惯;而应该让他们自立自强,学习独立解决事情的本事。

如,孩子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挫折,父母不要马上就帮助孩子去解决,如果这样的话,无疑只会养成孩子凡事依赖偷懒的个性。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行解决,等到孩子实在是无法解决的时候,再伸出援手。

如果父母每次都帮助孩子的话,无疑给了没有让孩子学习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就像破坏其独立思辨能力一样,会伤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避免扮演“援兵”的角色,让孩子学习独立作战的应变能力。

当父母反复训练孩子独立之后,孩子会渐渐踏稳脚步,然后进入独立自主的阶段。培养独立个性并非一蹴可就,必须靠父母以爱心、耐力来辅导孩子成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孩子必然能拥有稳定而独立的成熟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