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脚底下培养不出健康人格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只要犯一点小小的错误,或是没听从父母的命令,一些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拳打脚踢,使用暴力。父母有指导孩子的义务,却绝无随意惩处孩子的权力。随意打骂孩子是一种错误的家教方式,这种家教方式,收获的只能是苦涩之果。
当孩子承受肉体上的痛苦时,他的心灵也在悲愤地向大人呐喊:“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但许多父母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打完解气后就忙自己的活去了。待到孩子又做错事时,便又是一顿令孩子颤抖和恐惧的拳打脚踢。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以沉默来忍受,来反抗。其实,沉默并不表示服从,在“听话”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父母是无法了解和知道的。实质上,大多数打骂的孩子,都有一种屈辱、苦闷甚至反抗的心理,他们产生的只能是要求发泄、要求解脱或者要求逃避的愿望。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学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的增多,孩子的撒谎行为等都与这种无休止无节制的家庭暴力有直接关系。
拳脚底下绝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格。要不就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人;要不就是桀骜不驯、蛮横霸道的人,甚至在孩子心灵深处埋下自虐和虐人的种子。孩子的才智和热情,孩子的成就和幸福都葬送在粗暴父母手中了。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告诫英国的父母们,体罚孩子除了收获恭顺和虚伪、痛苦和眼泪以外,什么也捞不到。
“不打不成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观念,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俗话说,一年树谷,十年树人。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长期细致艰苦的工作,如春雨润物。指望着几顿斥责和痛打就可以把孩子调教好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梦语。这样说也不是讲孩子连一根指头都碰不得。古今中外的家教经验都证明,偶尔适当的体罚有助于孩子反躬自省。但体罚一定不可多用、滥用,更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拿他当出气筒。体罚虽然罚的是孩子的身体,但其力量一定要达于孩子的心灵,足以使他改过从善,精益求精。在这同时要充满爱意地给孩子把道理讲透,不让孩子觉得挨打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