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虚荣心作怪 不懂装懂的心理原因分析和3种克服方法

原创|2016-01-31 13:55

家长咨询:

孟老师,你好!我的孩子好胜心强,喜欢在同伴面前装“博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不懂装懂,我们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懂多少,掌握了多少。不仅如此,孩子碍于面子,从来不向老师提问题,好像自己什么都懂一样。我们非常担心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孟老师,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虚荣心理

智择优家庭教育专家孟老师解答:

孩子不懂装懂有时候是虚荣心在作怪。虚荣心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根本目的大体相同:即否定现实中的“真我”,编造出一个幻想中的“假我”,从而抬高“我”的身价,使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障碍,往往与自卑和自负同时存在,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害无益。心理学认为,人进入青春期后,儿童时代比较稳定、笼统的“自我”概念逐步淡化,随之而来的“我”被分裂成两个,一个为主体的我,即“理想中的我”;一个为客体的我,即“现实中的我”。由于青少年自我认识、评价的能力不够,为了表现自我,获得他人的尊重,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现实中的我”,强化“理想中的我”,出于怕被别人看不起的自卑心理,使用“假我”来掩盖“真我”,于是便形成追求虚荣的心理障碍,产生信口开河、胡乱吹嘘的不良行为。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眼虚荣的坏毛病呢?

1、让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

别人看到的可能都是表象,但是自己对自己一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自己诚实、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是尊重自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2、让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最终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他(她)在别人面前吹嘘得多么好,而是他(她)的真才实学。如果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那便是拥有了一笔谁也夺不走的财富。那时即使他(她)不吹嘘炫耀,也会在一举一动中展现出自己的光芒。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满足感而放弃最根本的东西。

3、让孩子正确看待名利。

不能以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有的家长总是问孩子:“人家怎么懂那么多,你怎么什么都不懂?”类似的问题都有可能使孩子内心充满失败感,因自卑而追求虚荣

延伸阅读:

孩子追求物质享受 形成攀比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虚荣心也许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您知道吗?

让孩子正视贫穷 构筑一道抵御虚荣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