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意给孩子戴“网瘾”帽子

原创|2016-02-19 13:42

父母要警惕孩子发生网瘾性厌学,但不要随意给孩子戴“帽子”。实际上,真正发生网瘾性厌学的比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上网而致成瘾的孩子只是极少数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调查表明,网瘾性厌学孩子的比率不会超过总数的2%。许多孩子虽然迷恋上网,却远没到网瘾性厌学的地步,所以,父母不能轻易把他们归入这一类型。例如:

1.有些孩子虽然也上网,可是并没有因为上网影响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说穿了,就是没有明显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2.有些孩子尤其是“好孩子”,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并不是出于内在兴趣。当学习不再给他们带来满足感时,就会一头扑向电脑网络。

3.有些该子对使用网络有自我控制能力。他们虽然上网时间很长,可是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至少在考试前会停止上网,专心于学习。

4.最后一类孩子才是网络成瘾者。他们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上网明显影响到了学习和正常生活,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人评估网络成瘾的标准,以下9个项目中如果有5项选择“是”,就可以确诊为“网络成瘾”: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

2.脑海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时间的长短。

6.因为上网造成了学业及人际关系障碍。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要长。

8.经常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游戏装备。

9.需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感到满足。

延伸阅读:

三大功能的缺失使青少年把网络作为替代品

高中孩子沉迷网络不上学?家长这样做就对了

网络世界为什么让孩子变成了恶魔,90%的家长都不知道。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