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现在家长的童年大多是改革开放前度过的,生活拮据,很多家庭都有到了月末去借钱、借粮票才能有饭吃的经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起当年的苦日子,就如同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从来都毫不犹豫。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呼吁家长要保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一定要合理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怎么控制呢?
给孩子的零用钱最好是在同学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究竟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呢?给多少合适呢?我们认为,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高年级,或者已经上了中学,适当给一些零花钱是应该的。一来可以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二来也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有些面子。该给多少呢?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和他所处的环境,综合考虑应该给孩子多少钱,给孩子的钱数最好在同学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个数值家长要心里有数,先不要和孩子讲,要和孩子协商。家长和孩子都来说一说自己理想的钱数(家长说的时候可以把钱数说的比想好的钱降低一些,给孩子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在同学中不显得寒酸,不会因为钱多变得飘飘然,也不至于摆阔。你还可以鼓励孩子攒钱,确实需要花钱的时候,可以有一两次多给一些,但绝不是长期的。
对于小学生或者初一的孩子,建议家长以一个星期给一次零花钱为宜。等孩子上了初二、初三甚至高中,再逐渐过渡到一个月给一次。当家长和孩子协商好每时间单位的钱数后,可么订一个条约,双方都来签字,以示郑重。条约不但要有每时间单位的钱数,还要约定孩子花钱要有记录,并且每星期或每个月要向家长报一次账。还要写上如果某一方违反了某项条约应当如何惩罚。孩子手里有钱,心情会偷快一些,与家长作对的现象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知道每次家长给的钱都是有数的,他就会有计划地花钱,如果很早就把钱花没了,就只能等到下次给钱的日子了。这样无形当中又培养了孩子忍耐的能力。当孩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计算着花钱,学会了积攒小钱来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时,孩子就长大了。
注意事项
家长一定要坚定,没到给钱的日子坚决不再给孩子钱,千万不要因为同情孩子而随便给他钱,这样只能前功尽弃。当然,如果孩子确实急需用钱,比如欠了同学的钱,人家向他要,他没有,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先把钱给他,让他还给同学。但是这笔额外的钱要从他今后的零花钱里逐渐扣除,甚至还要有贷款利息。这么做就是要让孩子明白,钱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额外的花销是要以自已长时间的“紧”日子为代价的。
家长给了零用钱,就不要再额外给孩子支付其他的消费支出了。像手机话费,给同学过生日的花费,买零食的钱,买游戏盘和CD的钱,这些家长都不再负责,要让孩子从零用钱里出。这样一来,就鼓励了孩子的独立性:自负盈亏。
如果孩子“哭穷”,家长不要心软,要坚定信念: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挣钱的本事,而不是花钱的本事。挣钱的本事没有学到,花钱享受多了,就更不愿意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