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对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时候千万别存在“偏差”
现在我们许多家庭已逐渐认识到智力开发的意义,但令人担忧的是,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存在着种种“偏差”。
家长存在的偏差有那些:
(一)理解偏差。
表现在认识方面,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或一味地教孩子识字、数数,背唐诗宋词或不惜耗费重金聘请家庭教师学琴、棋、书、画,结果或是以知识代替智力,或是以局部能力取代整体智力的培养。
智力开发以创造力为核心,涉及观察、注意、思维、想 象、记忆等多种能力,是在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体智力优势的开发和利用。为此,父母应具备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以科学理论指导智力开发实践。
(二)目的偏差。
智力开发的根本之点是启迪孩子的智慧潜力,从“地下”转为“公开”,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但一个无可变更的现实是,不管如何开发,能“出乎其类、拨于其萃”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屈居中等地位,甘当平常人士,而对于智力严重缺陷的儿童,智力开发不过是使之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知,我们能力所能达到的,,只是把孩子的智力幵发引入最符合天资的轨道,这就需要家长具备适当的期望水平,即相应的开发目的,家庭教育绝不能等同于英才教育。当然,智力幵发也绝不能等同于培养天才。
(三)手段偏差。
表现为:一是滥奖惩,诸如,以“糖衣炮弹”剌激孩子的学习欲望,使孩子的活动局限于物质奖励本身:把智力开发降低为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完成,孩子稍不及时,则不分青红皂白滥加惩罚,因而,忽视孩子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二是方法呆板。死记硬背、机械学习,最终耽误了智力开发的契机,阻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是机械套用别人的教子方法,而不顾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自身的素质,结果是收效甚微。
由于这些偏差,必然偏离预期目标或与目标迥然相异,于是,有的家长把责任全部归之于孩子,总怨孩子是“榆木脑瓜不幵窍”而不反思自己的过错。所以,家庭的智力幵发,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绝不是一种“赶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