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春期叛逆孩子一个犯错的权利,别让孩子将来铸成大错
我有个朋友在幼儿园做管理工作,她告诉我,这些年她碰到的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孩子三四岁还不会用勺子。她问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在一岁左右孩子最想尝试自己吃饭的时候教给他们,得到的回答是:“孩子自己不会吃,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
这些父母自认为极其称职,他们怕孩子出错,什么都帮孩子做了,但其实是极不负责任。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教给孩子,剥夺了孩子通过犯错获得成长的机会。
犯错误是每个孩子天生的权利,也是孩子正常长大的必经之路,错误里面有帮助孩子成长的宝贵资源。所以,不让孩子犯错误的想法是荒唐的.不让孩子犯错是父母最大的错误,人类就是从犯错中进化而来的:犯错、修正;再犯错,再修正; 循环往复,走向正确。
罗曼•罗兰曾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他指的是成年人,成年人尚可犯错,成长过程中身心尚不成熟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认为父母与其让孩子犯大错,不如允许孩子犯错;与其让孩子成人之后再犯错,不如从小就让他试错。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孩子犯错该怎么处理呢?
不允许孩子犯小错,孩子可能铸大错
急功近利、望子成龙的家长等不了让孩子自己认识错误,更不放心让孩子自己改正,他们总是想办法避免孩子犯错,而方法就是惩罚孩子,让孩子感到害怕。
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让孩子吸取教训,少犯错误,但事实上这种教育却使孩子表面顺从,内心压抑;行为规矩,内心混乱;很多小时候不犯错的孩子长大后特别叛 逆,而且容易犯一些儿时才会犯的低级错误,同时一旦犯错就不知道如何纠错,导致满盘皆输的结果。
现在社会上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家长,那些追求完美对孩子高要求的家长,那些严厉苛刻不宽容的家长,不正在重复药家鑫父亲的教育方式吗?
“为什么小错不犯的人,犯起错误来就常常是大错呢?”这是因为,人如果没有犯错的经验,就像身体玦乏免疫力一样,大病来临时无力可挡。通过犯错,孩子可以及时修正想法,改变行为,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在哪里,,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通过犯错,孩子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犯错带来的受挫、失败、 沮丧、失望、害怕、后悔等负面情绪,其实都有正面的功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丰富的资源。
再次面对类似情况,通过“心理反应”孩子可以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积极和安全的范围里,不会出现大的闪失。通过犯错,孩子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更加准确地控制行为,心智趋于成熟,不会因为非理性地追求完美而走向极端。
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能力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纠错能力。大多数时候,孩子在犯错时就已经知道错了,并不需要父母多说,只要父母接纳他,安慰他,他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愧疚的心理,会努力地改进自己,弥补过失,父母的宽容会令他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反,如果父母居高临下地贵备和打骂孩子,孩子就会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拒绝认错。而且,打骂孩子最大的弊端是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你打了我,我就不欠你的了;你骂了我,我犯的错就被扯平了。在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伤害后,孩子一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觉得心不甘情不愿,他们想的不是去纠正错误,而是在想将来一旦再犯应该怎样避免被罚,怎样掩盖过错,这就足说谎和欺瞒的心理动机。
所以,孩子犯错后,家长简单粗暴的惩罚不仅不会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更不会让他有动力改进自己的行为。很多人都痛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欺上瞒下、不讲诚信等风气和恶习,我认为,这就与过去家庭中信奉“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当孩子犯错,父母应该有宽容的态度,相信孩子自己有纠错的能力,鼓励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且,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父母其实都难辞其咎,要么是父母没花时间训练孩子,教会孩子应该怎样做,要么是因为父母做了坏榜样。所以,父母应该积极看待孩子的错误,通过宽容的态度传递给他们这样的信息:那就是“犯错误没那么可憎,完全可以化为一个改过自新学习的机会”。
在家庭的晚餐时间,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每个人说出自己当天曾犯的一个错误、说错的话以及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这就会让孩子坦然面对错误,看到错误的价值所在。
所以,剥夺孩子犯错权利的父母是短视的,无论你们出于怎样的好意和多么 强的责任感,这样做都是不科学也不人性化的。宽容孩子的小错,给孩子纠错的机会,就是避免孩子将来的大错,使他们走向身心歸、良性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