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兴趣,这4个方法至关重要
一个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主动积极地去掌握知识。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兴趣的形成呢?
首先,环境和教育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与他(她)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如家庭、亲友、邻居、伙伴、风俗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家庭和学校教育实际上是反映了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如果问他(她)们“为什么要读书?他们会说“是妈妈(爸爸)叫我来上学的。”儿童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家庭的一般舆论和对儿童学习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很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研究结果发现父母的期望和 管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动机大体上反映了父母 的态度和信仰。
例如,不希望上大学的孩子的家庭有如下特点:
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②他们因为有固定的工作而感到运气,认为儿子大概也一样,何必去多考虑。
③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孩子有上大学的可能,对大学认识模糊。
希望上大学的孩子和父母则有如下特点:
①他们深知社会上有等级,希望上升到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认为社会职业是按照教育程度分等的。
②相信自己缺乏教育是成功的阻碍。
③他们一贯地、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准备上大学。
心理学家菲利普斯和亚-当斯在1972年对成绩优良的和成绩原可优良但却很差的中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
①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提出的要求比成绩差的父母具体明确。
②成绩优良学生的父母比成绩差的父母更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③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格外关心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利。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对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及学生所处的当时社会风气,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社会的影响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越来越起作用。
学校的教育状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起主导的作用。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是一致的,学生原来已初步形成的正确动机可以得到巩固、深化,原来不正确的动机则能得到改正。但是,如果家庭、社会的要求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则会抵消或破坏学校教育的作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同伴中的坏习气,也常常阻碍学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意预防或采取消除不良影响的措施。
其次,学生的年龄增长对学习兴趣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例如:学龄初期,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受直接兴趣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教师与父母的具体要求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这些方面对于推动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这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以近景性的学习兴趣为主导性的。
少年期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进二步的发展,学习内容日益丰富,学生的兴趣也更为多样和分化,这也对学习起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一些少年儿童要求加入少先队组织;有些已加入了少先队组织,队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成为学习中的强大动力。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少年期学习动机的主要特点。
青年初期,,因为生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增多,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这时期的学生能自觉地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特别是面临升大学或参加工作的前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就服从于未来社会工作的要求。这阶段,生活的目标,明确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时,间接的远彔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 近景性动机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它们更趋稳定、深刻而持久。
少数学生,他们以谋求个人利益为学习兴趣,也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而发展。教师若发现了这些学生的不正确的学习兴趣,就要引导他们转移学习动机,启发他们认识学习的髙尚意义。这样才能逐步取代他们以个人利益为主导的学习兴趣。
由于教育不同,社会环境不一样,学生本身的品德、性格、知识以及心智活动的积极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水平。
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请继续浏览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