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频频离家出走,怎样解决孩子离家出走问题?
家庭本来应该是最温暧的避风港,是学生最感到亲切和依恋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集体生活,走向社会的小天地。 家长和教师本来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无疑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保护伞,然而家庭、学校,家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似乎正在改变。
孩子离家出走,离开生长他们、抚育他们的家庭和关爱他们的家长,,这一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特例,而带有普遍性了。
对于学生的频频离家出走,社会舆论将矛头首先指向学校。因为出走学生多是成绩不佳,然而仔细分析,家长、家庭教育的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出走的重要原因。
短短一个星期里,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发生了4起共33名中学生集体出走事件。2005年4月13日、15日,荆州市江陵县西湖中学10名学生先后离校出走;17日,江陵县白马寺中学出走了7名学生;同天,沙市区观音中学也有7名男生出走;19日,沙市实验中学又有9名学生集体出走。
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其原因真的只在于学校一方面吗?智择优教育心理咨询专家孟老师说到:“学习成绩不好,固然是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鼓励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率决定了学校的生死存亡,而考试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又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我们看到,学生并非不懂亊,他们也知道成绩不好,心里感到失落。但最需要家长们支持的时候,家长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不仅没有从学业上给学生以鼓励,反而斥责孩子。不仅不给予心灵的安慰, 反而给予感情的疏远。
面对学生的出走,智择优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杨教授认为,家庭环境以及社区、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才是“根源性影响”。
因此,要预防这种现象,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人手。
一,作为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成绩,要多和孩子交流, 引导孩子坦然面对挫折,让孩子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信任。
第二,学校教师既要会教学生,又要会教家长。学校要注重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歧视成绩差或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既会教书又会育人。会教家长,就是要教会家长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真正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杨教授认为,应试教育带给学生和家长太多的压力,学校的分数至上的评价机制加剧了这种压力。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学进人中学阶段,这中间有个较大的跨越,一些人往往未能正确认识这种跨越,不能合理解决与这种跨越相伴随的压力。于是,导致其中个别学生选择了诸如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所以让家长学会引导学生舒缓心理压力, 这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