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上大学,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可能是大部分天天背着书包上学, 天天在寒窗苦读的学子没有想过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家长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査,向学校里的孩子问:“学习是为了什么?” 学生的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但有人一片茫然,许多小学生的答案是,家长要我来的。中学生的答案是考上大学。但追问如果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时,中学生也是怅然若失。对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孩子们更是瞠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
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考大学吗?考上大学又能怎样呢?
大家都熟悉的马加爵事件,一个大学生用铁锤砸死了4名同学,起因竟知识一次打牌时的争吵。这更是家庭的不幸,4名即将大学毕业的学习生命陨落了,郭力维校内杀人事件、南大碎尸案、矿业大学投毒案、药家鑫、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案等等,他们的家庭承受着失子之痛,而凶手的家庭也陷入悲恸之中。
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部分孩子,甚至大部分家长,他们都不明白学习最终是为了什么。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家长把考上大学作为目标,以至于孩子把学习的最终目标就盯在了考学上面,他们都忘了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打造-个“完整”的人,以便日后他能独立自主,对社会、国家、人民有所贡献。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 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密密麻麻的学习项目让孩子喘不过气,,也让父母疲于接送。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也都明白,学业成绩并不是鉴定孩子的能耐的唯一标准,可惜在现实的压力之下,在无数清华学子、北大学子成功经历,在哈佛、剑桥光环的笼罩下,家长们失去了方向,把追求分数的枷锁,大学的光环强加在孩子身上。
一个人,一个家庭,如果不明白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必然躭没有人生目标,更谈不上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父母如果只是把读书、考上大学作为孩子的学习最终目标,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一个不健全的人。
—位教育家回忆父母对他的培养经历时,经常反复提起一件“我记得有一年初中考试,一个一向排名第二的孩子排在了第三,我一向是第三,但这次是第二,我兴奋地冋家宣扬,结果我父亲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盼別人倒霉比盼自己发财还高兴呢?
从那时开始,我明白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很多的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性是否健康。正确的人格比简单的分数更为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只关心他的分数、他的成绩,就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分数、就是名次、就是好的大学。当学生和家长都把学习的最终目标盯在了分数、名次、大学时,马加爵现象就产生了,而且这种现象会继续下去。一个只有好的成绩,却没有好的心态的人,如何能正确对待自己,就更谈不上正确对待他人。
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 “完整”的人。要用人的标准来培养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变成考试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