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难以成才,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
让孩子成才,是每位老师所希望的,也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家长们可谓是不惜血本,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
然而,为什么家长花费了那么多心血,最终却是好梦难圆呢?
试看我们家长培养孩子成长的方式。
一位家长,只因为朋友到家里看宥见九岁的小女孩手指修长,辞行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这孩子可能有音乐天陚,说 定将来能成为一位钢琴家。这位家长马上买了一架钢琴,请上老师.让孩子学习,并规定孩子每天必须练习九个小时以上。孩子最初是喜欢,然后是忍受,接着是厌恶,干脆把钢琴弄得遍体鳞伤,最后,自己害怕父母责难而上吊自杀。
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成才?为什么这么多孩子让家长失望?
智优父母曹老师分析到,这和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和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文章中,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和爱好,仅仅凭着一时的冲动,又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好,结果造成终身遗憾。
父母最突出的成才理念就是“金榜题名”,把上大学、拿高薪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中闻无情的事实必然粉碎众多家庭的梦想。以2005年为例,2005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创历年之最,达到867万,而当年计划招生的人数为475万,因此仍然有尽一半的人失去学习的机会。
一,如果家长改变成才观,孩子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他们仍然会成才。
英国前首相梅杰只有初中学历,但英闻选民并没冇因为他学历低就拒绝选他当首相;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奋读完,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世界IT界赫赫有名的重级人物。
第二,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建立多元教育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的最大价值就是发现和样重每个人的优势,让每一个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聪明优秀之处,并创造适合的 境加以培养成才。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爱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成才的机率就会大得多。
第三,避免错过孩子智能成长关键期。
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布伦博士说,人类在四岁时的智力发展,已达成年后的50%,而八岁时更达到80%;因此人的每一项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 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箔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水远无法弥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特长,一定不要错过最佳的学习机会。
第四,把捤孩子学习的儿个关键阶段。
入学6—7岁,孩子刚入学成绩都较好,关键在培养注意力、自控力、独立性和良好学习习惯。三年级九岁,孩子会出现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父母要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注意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关注孩子非智力因素如性格问题等。初二阶段11-13岁,孩子可能厌学或逃学,而心理与生理都在变化,中小学转折及早期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发展。另外, 在这个阶段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家长必须及时帮助孩子矫正。高中阶段16—17岁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主要是家庭、同学、社会等共同影响,家长必须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让孩子成才是家长的心愿,让所有孩子成才是社会的期望,但孩子成才的前提是:他们拥有一个能够让他们成才的家庭和家长,拥有一片成才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