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将会沦为负面影响

原创|2017-09-23 12:49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在孩子正式进入学龄期前,家庭是他们各方面发展的主要场所,父母是他们主要的影响者,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婴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父母对婴幼儿大脑、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父母要重视育儿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包括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别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jpg

幼儿执行功能,是指幼儿对自己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能力。执行功能也称为认知控制,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部分,包括一系列技能,如情绪情感的控制、问题解决能力、抵制干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执行功能发展良好的孩子拥有更持久的注意力,将来能更快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能力更强,且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善于运用分析等方法解决人际问题,更好地参与到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

影响孩子执行功能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学龄前阶段,父母的育儿压力及互动行为,对孩子执行功能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要重视亲子互动对孩子执行功能的影响。

对孩子适当压力提高能力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这句话有其存在的道理,因为根据心理学上的“压力—绩效”模型,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压力,多半是对自己的育儿能力不足或得不到丰富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而表现出的焦虑和不安,是一种情绪体验和状态。然而,这种体验和状态并不会持久存在,它会随着父母育儿知识的增加、育儿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有研究表明,适度的育儿压力与育儿成效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压力越大,育儿成效越显著。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育儿压力能够激发他们的育儿潜能,并从中体会到育儿的成就感和乐趣。

另外,父母感到育儿有压力也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压力源于承担,大多数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育儿压力感。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努力承担为人父母的角色,他们也想主动融入孩子的教育中去,这说明父母的育儿意识在进步。这不仅能提高父母的育儿能力,强化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也减少了隔代教养带来的育儿问题。

事实上,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育儿压力。所以,有压力并不可怕,适当的育儿压力能够帮助父母更快地适应其家长角色,实现自我成长,但要警惕压力过大。

父母警惕压力负面影响

父母的育儿压力要保持一个“度”。如果育儿压力过大,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就会暴露出许多负面情绪,甚至出现一些不当的育儿行为。(请继续浏览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