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孩子为什么会比别人差?原因是你在替孩子成长

原创|2019-01-09 14:27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被称为“啃老族”。构成“啃老族”的主要有六类人群;一类是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第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第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总是不成功,又不愿意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后“跳”到无事可做;第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千脆不就业;第六类是文化低、技能差.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的,这一类人数最颇多。

今天老师老说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切为孩子包办式教育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类型的孩子。

在现在很多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对孩子总是不信任,总是习惯吧自己的一直强加给孩子,把事事包办代替让孩子得到暂时的安逸,视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支持。

在许多家庭环境里,孩子起床需要父母教,叠被、收拾房间需要父母帮;孩子进洗漱间,父母为孩子挤好牙膏,泡好毛巾,帮其擦脸、洗脚;孩子进厨房,父母连忙摆好碗筷,将孩子爱吃的递到嘴边,摆到面前;孩子上学,父母帮忙削好铅笔,整理书包,,戴红领巾;孩子出门,父母帮忙穿衣服,戴帽子;天气有变化,父母千叮万嘱;孩子脏衣服一丢,父母赶紧帮忙洗干净......甚至有的家长中午还要到学校给孩子洗碗,刷饭卡,课后替孩子做值日,有的孩子作业没有完成,怕孩子挨老师批评,有的家长甚至代劳。

父母为了孩子可谓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包揽了一切家务,教授孩子时,钙素孩子这样是可能的,那样的想法是不可能的。看似无微不至,实际上这是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这种“管”字当头的教育,不仅让孩子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孩子无法体会父母的辛劳,无法对父母、对生活心存感激。

“管”字当头的教育不仅弱化了许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也必然造成孩子的自私心理、依赖性格,甚至会使孩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根本不懂得感恩,去“啃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制力的,只是被你的不信任掩盖了。如果你相信孩子的能力,别再事事替他做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展,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发展出自制力和自豪感了。

适时的鼓励师非常重要的,如:“孩子,我相信其实你是有能力暗示完成作业的。从前妈妈过于担心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你是不是可以独立完成?”哪怕孩子又失败了,也不要着急去责备孩子或者对孩子再次失望。去寻找孩子的进步,哪怕是态度上有进步也值得表扬。

只有永远相信孩子,孩子才会感到你对他能力的认可,这样他才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只需要监督、引导,不需要太多的管教。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停止唠叨,过于唠叨只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心理。这样孩子越往后越不愿意跟父母进行沟通,时间久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推荐阅读:

我该如何管制教育我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