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孩子的后果谁来承担?

原创|2015-12-08 08:25

植物,在适当的空气、阳光和肥料的培育下,顺着大自然的规律,均能长大。但若要其长得挺拔、茁壮,就需要从小树开始,不断加以修剪,将其多余无用的植杈削掉,以保证树干的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犹如护理树苗,必须从小予以重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仔细地注意观察、了解,适时地时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不为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所影响,进而健康地成长。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如小树,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好,这种观念是肤浅的,也是错误的。若以此观念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无疑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放任,实际是害了孩子。

放任影响孩子智力发展,耽误学业。

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认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从4岁起就约有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岁到8岁获得的,最后的20%是在8岁至17岁获得的,人的智力总量的四分之三在他进三年级时就具备了。学龄前的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巨大而惊人的,如果做父母的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懂或不知孩子大脑潜力的存在,不注意及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循循善诱,训练教育,孩子的潜在能力是不会自发地发挥出来的,而这个阶段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将影响孩子入学后的学习与成长。

放任使孩子上当受骗、行为不良。

由于父母的放任,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缺乏规范。尤其是潜意识的东西,更难把握。一经外界诱惑,邪恶便很容易占据其心灵。如今,青少年思想活跃,若能引上正确的成长轨道,那其中不乏人才。然而,一旦偏离方向,被邪恶的东西引诱,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孩子到了青春期,世界观还未稳定、成熟,对人生许多问题难免困惑,极需父母帮助解惑。可有些父母却偏偏对孩子不闻不问。青少年中胡思乱想者有之,传阅不健康言情、“黄色”书刊者有之,模仿其情节、东窗事发者有之。

孩子逃学怎么办?

某地以513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少年学生对武打、侦探、爱情小说的兴趣占一位,其分别占全部内容的47%、50%、36%,要查获的一些出租色情书刊的个体书摊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抵押证是学生证。一位年仅17岁的盗窃犯,曾是学校的团干部,只因看了一本不健康的书,被书中人物偷窃的情节所吸引,萌发了自己想试一试,证明一下男子汉的胆量之念。有一次,正碰上同学缺钱花,想偷自行车,叫他帮忙,他就参与了望风。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被抓获劳教一年,忏悔中的他说:“真不该看那本书。”

放任使孩子堕落犯罪。

孩子的成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课堂,倘若做父母的放弃教育的权利和责任,那么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思潮、习气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诱导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孩子因无人关心管教,又缺乏辨别能力,就容易轧上坏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位15岁少年犯是独生子,父母是工作,但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他从小要什么有什么。父亲爱喝酒,几乎天天喝,儿子则常常同桌吃酒菜,有时也试着尝两口酒,父亲也不加干涉,反而夸儿子“真行”。慢慢地,他七八岁时就学会喝酒、乱花钱,父亲有时甚至大方到让他自己从口袋里掏钱,于是,小小年纪,学会了进饭馆,逛商店。父母不但不阻止,竟说什么:“我们家有钱,不让他花让谁花呢?”由于他出手大方,那些行为不良的同学就围着他转。他又学会了吸烟、赌博。他学坏后,学习成绩下降。开始,因老师督促,父母还批评几句,几次管不住儿子,也就索性不管了。反而说什么:“将来当个工人,没文化一样开机器。”致使儿子常常逃学,考试吃“零蛋”,后来发展到偷盗、抢劫,终于被关进了监狱。父母悔之晚矣。

有一位家长他平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学习也不错。后来,孩子迷上电子游戏,上课逃学,老师反映父母也予理睬,最终因为孩子成绩差,只好留级一年。此时父母才恍然醒悟,以后再也不说“树大自然直”。

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是说,当一个人犯小错误时,就要及时地加以纠正,否则小错不断,就会酿成大祸。

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父母切莫以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变好而错过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时机!

延伸阅读:

家长勇于管教孩子才算尽职

家长课堂:管教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

管教孩子的原则 做一个引导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