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动口不动手:纠正孩子爱打人的恶习

原创|2015-09-25 14:49

导语: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和爱护。经常打人的孩子是不会交上好朋友的,更有甚者,可能因一时失手而造成千古之恨。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有的甚至仗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专门欺负力气弱的同学,以此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其实,这种恶习不仅是不文明行为的表现,而且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害的。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呢?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爱打人的坏习惯呢?

不良行为

(1)要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一种野蛮行为。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和爱护。经常打人的孩子是不会交上好朋友的。

(2)弄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爱打人。

比如,有的孩子在玩累了,不想再玩儿下去的时候,特别容易打人。家长就应该在这种时候把孩子叫走,不让孩子再和其他孩子在一起。

(3)让孩子换一种方法应付恼人的事情。

比如,当孩子在专心写作业的时候,别的同学可能过来打扰他,孩子急了就会打人。这时候,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对同学说:等我作业写完了一定陪你玩,你先自己玩一会儿。”让孩子要多与同学讲道理。

(4)用说理代替武力。

告诫孩子不要用武力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让孩子在碰到争执时。最好是讲道理解决,和平共处。

(5)平静地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立刻大声呵斥孩子,让他们停止争吵,更不能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护着孩子。应该让孩子自己说清楚发生冲突的原因,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或者为孩子们提一些解决冲突的办法。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是让双方都做出让步。

(6)警告或惩罚。

如果孩子打人的坏习惯老是改不了,家长就应该警告孩子,如果再打人,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