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分数竞争 孩子们还会努力学习吗?

原创|2015-12-20 20:32

如果我学习只是为了得高分(在应试教育中,低分数是没有用的,只是给别人做分母而已),没有分数竞争,我当然就不会努力了,我“没有了学习目标”。可是你要注意:如果我学习只是为了得高分,若得不了高分,我也就不努力了,何必做那无用功?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厌学正是这后一种情况。可见,为争高分而学习的方针就是错误的,这种方针注定了大部分学生要放弃学习。

未标题1大.jpg

这为争高分而学习的思想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大部分孩子本来对分数的高低并不在意,他们只是觉得学习有意思,或者有用,这其实是好事情,然而家长急赤白脸,老师疾言厉色,不断强化分数意识,终于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与家长和老师的脸色成正比,认到“分,分,学生的命根”。当老师家长庆幸孩子思想的“进步”时,却不知道已经给孩子埋下了厌学的种子,对分数的过分重视必定导致大部分孩子厌学。可见孩子厌学是家长老师的错误教育思想造成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家长教师的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分数,相反,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把分数实事求是地放到恰当的位置上。不过分强调它,也不轻视它。这样,选拔出来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还是那么大的比例,但孩子们的心态却都是积极的,发展也都比较全面了。要知道,素质高的孩子是不怕考试的。

但是,在单纯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跑惯了的教师,如果不转变观念,又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搞素质教育,他们会使素质教育变味的。通常的做法是应试教育照搞不误,

再加上点课外活动,以证明学生“全面发展”了。结果学生的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所以有的家长对我说:“不搞素质教育还好点,一搞素质教育,作业倒写不完了。”还有的老师一取消了分数排队,他就不知道课怎么教了,他没体验过素质教育的感觉,结果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下降了。对于这样的“索质教育”,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这不是素质教育,恰恰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素质教育,一抓就灵”的想法太天真了,因为抓索质教育的人本人素质如何,可能还是个问题。我们真应该多听听家长的意见,逐步学会素质教育。

延伸阅读:

素质教育会耽误孩子学习吗?

“唯分数论”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厌学情绪 来源于学习兴趣的缺乏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