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面对校园欺凌 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怎么做?

原创|2016-01-07 16:43

校园欺凌是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任何故意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行为,主要包括起绰号、谩骂、羞辱、排斥、殴打、抢劫、以威逼和恐吓进行胁迫等。校园欺凌具有持续发生、欺凌两方力量不均的特征。

校园暴力.jpg

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发生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有关。有的孩子就是好斗、易挑衅他人;孩子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如过分体罚或溺爱等,可激发或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学校里只重视升学率,忽视品德修养的教育;校园里暴力亚文化盛行,孩子认为被欺凌者是“自己不好,、“懦弱,、“胆小”,欺凌者是有“能耐”、“本事”、“威风,和“势力”;社会上影视媒体中的暴力画面和情节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的玩耍和体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校园里的孩子使之效仿和实践。

校园欺凌表现征兆:

欺凌现象的发生在学生中有一定的表象征兆。小学阶段的欺凌存在身体心理欺凌行为,身体欺凌较为明显,容易被发现。若小学生出现以下现象,应引起家长和老师警惕:身体有伤,还支吾说不清缘由;不明原因的头痛、肚子痛,不愿上学;人际交往退缩;学习成绩下降;出现做噩梦、夜惊等睡眠问题;要求额外用钱。中学阶段多发生心理欺凌,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出现人际退缩、抑郁、焦虑、出现做噩梦、夜惊等睡眠问题,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上学,要求额外用钱等。

校园欺凌防治措施:

1.全社会提倡友爱互助、尊重平等的道德风尚。整治影视媒体、网络中的暴力文化,避免给中小学生不良刺激。

2.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意识宣传,让学生认识、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行为以及危害,纠正学生中恃强凌弱,强王败寇的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教育学生抵制和批判校园欺凌,引导学生合理解决矛盾和冲突,指导他们进行尊重、理解式的交流。

3.家庭内改善父母教养方式,避免采取粗暴、武断、拒绝、否定的教育方式,民主、理解、温暖地关爱孩子,培养其善良、友爱、仁慈之心,理性批评其欺凌弱小的不合理观念和行为,并帮助建立新的、合理的行为(对欺凌者),或指导其识别欺凌行为,鼓励勇敢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慨(对被欺凌者)。指导孩子处理同学纠纷,寻求帮助。

延伸阅读:

孩子应该如何从自身拒绝校园暴力

为什么留守孩子会身陷校园暴力?

聚焦校园暴力:女生为何打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