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偷你钱包里的钱时 你该怎么做?

原创|2016-03-11 14:38

四五岁的孩子不经同意拿别人东西,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未经别人许可是不可以将他人的物品据为己有的。但是六岁以后的孩子已经能够通过是非判断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那么他们的不告而取别人的钱物或者家里钱物的行为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偷”了。所以对于六岁以上的孩子的偷窃行为,父母首先要予以制止,但不要过多从道德方面对孩子进行批评,更不要采取暴力手段让孩子认识他的错误的严重性。

亲子沟通

当你发现孩子偷了你钱包里的钱时,只要你肯定钱是孩子从你的钱包里拿的,你应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把从我钱包里拿的10元钱还给我。”当孩子把钱还给你以后,你要严厉地对他们说:“如果你需要钱用的话,就问我要。绝不允许私自从父母的钱包中拿!”

如果孩子并不承认他们偷钱的行为,我们也不要一味地逼迫他们坦白,更不要诱使他们招供,只要对他说:“如果你拿了钱,就主动把钱还给我,我不会来罚你。”然后给他们反思和悔改的时间。大部分孩子都会悄悄地将钱放回父母的钱包。当你发现钱已经“完璧归赵”,就应该既往不咎,不要旧事重提,让我们和孩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不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罪感,避免童年的阴影给他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钱已经被孩子花掉了,那么家长也不要“斤斤计较”那几块钱和十几块钱,而应通过减少他的零花钱或者增加他的家务活来偿还被他用掉的钱。有可能的话,与孩子一起去把他买的东西退掉,孩子在退东西的过程中产生的羞愧感就是对他很好的惩罚,但千万记住不要在营业员面前“揭穿”他的偷窃行为。

不要急于给孩子定性

当你发现孩子的偷窃行为时,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他是小偷,是贼,或像一个预言家似地肯定他必将走上犯罪道路成为阶下囚。有时候暗示的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所以如果你乱给他预设偷窃的下场,没准他将来真的就会成“江洋大盗”。

同时,父母不必坚持要孩子“交待”他偷窃的深层原因。其实,孩子有时候偷窃只是一念之差,并非蓄谋已久。也许是因为好玩;也许是因为想买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又怕父母不给钱;有时候甚至是因为被坏孩子勒索而被迫偷钱交“保护费”。

孩子出现偷窃的行为,父母不应该盲目地给他定上一个罪名,孩子稚嫩的心理是受不住成人化的责罚的。孩子的“不告而取”往往是因为他不愿或不敢把真实的用钱想法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想一下为什么孩子疏于与我们进行交流。

如果因为一次偷窃行为,父母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孩子以后有心事是绝不会再对父母说的。有些自尊心强的孩子怕父母旧事重提,也怕自己想到那不光彩的“往事”,所以他们只有逃避和父母的接触,对父母万般防备,以避他们窥见自己的心声,自己有了困惑和麻烦也不会和父母商量,而是另找其他途径解决,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对于父母与孩子沟通也是不利的。

所以,父母应当把孩子偷窃的行为当作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信号,应该做的是反问自己对孩子关心得够不够,或者对于他们是否过于严厉,缺乏商量的余地,使他们在需要钱的时候却不敢向父母开口。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偶然发生偷窃行为并不算是什么恶习,也构不成犯罪。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偷窃行为,但也不要简单地将这一行为归结为孩子道德败坏,这样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使他们或者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或者变得唯唯诺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问话的技巧

当父母得知孩子偷窃的时候,不必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没什么用,因为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强迫他说出“为什么”的结果只会逼他再撒另一个谎。最好的办法是你表示愿意跟他讨论他需要钱用的事,你可以对他说:“我很失望,你连需要十块钱用也不告诉我。”“你需要钱用的时候,就跟我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如果你发现孩子从你的钱包里拿了钱,不要明知故问地对家人说:“是谁拿了我钱包里的钱?”或者问孩子“你看见谁动过我的钱包没有?你有没有动过?你肯定没有动过?”这一类的问话方式,通常都会“逼迫”孩子撒谎,也会使自己的火气更大。

父母问话的技巧应该是在已经知道“答案”的时候,绝对不再提出问题来问,最好是公开声明:“孩子,你拿了我钱包里的钱。我告诉过你不能随便拿钱。我很生气,很失望。”最后的声明恰到好处地表明了父母的态度,留给孩子的是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和他对不良行为应该有所纠正的责任,相信对他以后的成长是会有些帮助的。

延伸阅读:

行为篇:孩子偷拿家里钱怎么办?

勿以恶小而为之,改正孩子偷拿行为

面对孩子的偷拿行为 家长要换种方式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