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力倾向的攻击性行为是什么造成的?
研究表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很少出现暴力倾向,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减少。所以,生活中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呢?
一、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性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第二、遗传因素
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某些基因存在缺陷,跟遗传有关。
第三、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性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性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性行为就会日益加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判断是否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