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乐设施安全卫生隐患严重吗?厂家:从无人管
眼下暑假来临,各类儿童乐园又将人满为患。
小编调查发现,一些看似安全的海洋球池、充气堡等游乐设施,由于缺乏监管和专业维护,也存在安全隐患。
卫生措施不太到位
小编走访了一些商场、卖场及小区内的儿童乐园。
在大宁国际广场的一家室内儿童乐园内,游艺机座椅上残留着废纸、喝到一半的饮料杯等垃圾,还留有斑斑污渍。
小编询问工作人员,这些设施多久清洁一次,她表示“不清楚”,“脏了就会打扫”。
小编看到,几个孩子爬上爬下,玩累了就趴在地上休息。
尽管一眼望去地上并无污物,但孩子的袜子还是变黑了。
这让家长们担忧:夏天了,游乐场所如果不注意清洁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对于游乐设施的卫生消毒工作,各家做法不一。一些专业连锁乐园“每天用浸泡消毒水的毛巾擦拭”,但大部分非每天消毒。
设施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多大的孩子才能进去玩呢?”
采访中,几家儿童乐园的工作人员均没有给出明确回答,“能走就行,没有具体岁数。”
乐园一般配有三四名工作人员,但他们大多不在场内看护,而在场外看门或收费。
海洋球池是3—5岁的孩子最喜欢的地方,“孩子把海洋球塞入嘴里怎么办?”
面对提问工作人员坦言:“我们不可能时刻看护。”
几家儿童乐园的工作人员都说,家长不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保证孩子不走出乐园大门,但若发生意外,责任不在他们。
在某家乐福卖场的儿童乐园内,工作人员对设施多久检修一次并不清楚,“坏了就找人来修呗。”
一些专业的儿童乐园会对设施作周期性的检查维护,但本市还有很大一部分室外的儿童乐园。
因为是开放式的,不收费也无专人看管,养护维修都滞后,存在安全隐患。
监管漏洞谁来堵上
小编发现,一些儿童乐园的经营者只需与场地管理方签订租赁合同就可以营业。
对于游艺设施的采购、维护等都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更找不到合适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小编询问了多家生产儿童游乐设施的厂家,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生产的设施都没有质量保证,也没有经过国家检验。
嘉定外冈的某厂家销售人员说:“我们厂有证,但生产的设施没有经过检验。不过销量很好的,从没人来管过。”
18个月幼儿手指被“摇摆椅”绞断的悲剧敲响了安全警钟,更牵出儿童游乐设施缺乏规范的监管漏洞。
一些家长认为,仅靠经营者的自觉管理是不够的。
他们呼吁国家和地方能够出台法律法规,将儿童乐园和游乐设施纳入日常监管,给孩子们撑开一把全方位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