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或与遭受校园霸凌有关?这三类父母来对号入座(2)

原创|2018-10-23 14:11

父母不允许孩子说“不”

小朋友在一起玩,总有人会觊觎别人的玩具。这时,有的父母会跟自己的孩子说:“给他玩一会吧,,朋友都要一起分享的。”

孩子说“不”,父母可能还会好言相劝,强迫孩子答应分享。

错误的“分享”教育,对孩子却造成了一种伤害性的“暗示”:别人要玩你的东西,你不可以拒绝,不能说“不”。

新闻案件中的被欺凌的北海学霸,曾也和父母说过,自己在宿舍和同学不和睦,被欺负,可是,后来在她的语文书上还是看到这么一句话:“生活中,总有你看不惯的人,和看不惯你的人,要放宽心态去面对,这就是成长的目的。”

在她最需要支持和安慰的时候,父母却教育她“要放宽心态去面对”

这种消极的隐忍的方式,也为她后来多次被欺凌埋下了隐患。

因为霸凌者最喜欢这样忍气吞声的小孩了。

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

STEP:

控制是父母给孩子最苛刻的爱,忽略是父母给孩子最残忍的爱。

一个挺“独立”的女性朋友,在准备结婚前几天,她才给父母打电话说:“麻烦你们过来参加一下婚礼。”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在婚礼上,朋友的爸妈一次见到女婿,他们才知道两个人已经恋爱了五年,中间有很多故事和坎坷。可朋友对爸妈守口如瓶,从来没有说过。

为什么不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朋友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她被绊倒,还被别人踩了几脚,回来跟父母说,他们淡定地说:“没事就好。”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突然不搭理她了,回家她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却被批评说:“肯定是你不好。”

父母长期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是阻碍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不会“告状”的孩子,恰恰成为霸凌者可钻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