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四种心理原因

原创|2015-05-12 10:43

只因简单的一句话,小丽误以为舍友小雪冤枉自己偷手机,她和几名女生一起殴打小雪超过5个小时,强迫其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频频上演的校园暴力事件,不由让人感慨,缘何孩子的青春里浸染了如此多的冲动、暴力与残酷?

而如今,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造成如此恶劣的校园暴力,那么,造成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越来越频繁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青少年自身问题浅析几点:

1、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

青少年心理、生理尚未成熟,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差,对社会的阴暗面的认识还很模糊,辨别是非和自控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这也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之一。

2、不懂如何缓解压力。

青少年的压力来源于各个方面,而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学习的压力。学生在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考出了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然后才能找到好工作。青少年只注重在学习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高,造成青少年心理解决问题方面的残缺。

600.jpg

3、不良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开始选择和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再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为了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往往会选择被同化。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团体的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会实施犯罪造成危害后果,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具有罪恶感。

4、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十分淡漠,青少年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

为了防止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具体可查看青少年暴力行为与犯罪心理的五大对策的教育方法)。大家要结合一切有用之力,众志成城,拒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