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协会测试 您的孩子人际交往强吗

原创|2015-11-25 16:39

蕙儿是个文静可爱的女孩,每天上学放学都按时回家,学习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但是,蕙儿虽然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但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喜欢粘着妈妈。渐渐地,妈妈发现蕙儿整天待在家里,周末也基本上待在家里,从来都不出去玩,也不带同学回家。

有一次,妈妈在下班的路上碰到了蕙儿的老师,蕙儿的老师对妈妈说,蕙儿在学校里不太与同学交往,在同学中人缘也不好,同学也不太愿意与她一起玩。妈妈这才明白蕙儿整天待在家的原因。

智择优教育心理专栏: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适应社会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际关系代表一个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美国心理协会给儿童制订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您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吗?不妨测试一下。

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之久。

2、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3、当自已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4、别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伴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心理学家认为,在上述五条标准中,6岁以下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三条。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可以认为是社会化不足。社会化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不善于与人交往。

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等。

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时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过于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在同学中的人缘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更有甚者,会让孩子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交往问题,加强正确的引导。

延伸阅读:

孩子人际交往要有“三心”

5招扫除孩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事业的成功70%取决于人际关系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