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用多种方式化解孩子的“坏脾气”

原创|2015-12-02 14:49

家长碰到孩子发脾气时,对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多责难,更不要实行体罚,那样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孟老师认为,心病还需心药治。对孩子的坏脾气,父母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慢慢地开导,才能予以有效的化解。

1、让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危害。

告诉孩子:发脾气会伤容友情。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动不动就发脾气,往往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有时还会引起对方发脾气,结果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再者,对别人发脾气,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那么必然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对乱发脾气的矫治,需要有坚强的自制力。告诉孩子,并让他时刻铭记:当感到自己要发脾气时,可反复默念“不要发火”。又如,当感到自己要发脾气时,也可迅速离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或干脆去找别的人谈谈心,散散步。这样“气”头过后,返回现场,发脾气的外部条件已不复存在,理智占了上风,就可进行有效的克制了。

3、拓宽孩子的心理容量。

教育孩子,做人应当有一点“雅量”,即容人之。心理容量大的人,能尊重理解别人,承受刺激的能量也大,而心理容量小的人,则承受刺激量也小,往往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

4、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在沟通意见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那希望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比如一个孩子和爸爸的意见不统一而大吵,这时作为爸爸可以与孩子商量,爸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也做一回“爸爸”。这样结果也许会出人意料!

5、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家长应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更需心镜平和,处事大度,学会包容,给孩子一个自省的机会,这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大有好处,能使他们在榜样的力量下形成面对挫折与失败时的积极态度。

延伸阅读:

孩子脾气暴躁多在父母身上能找到影子

过度自我为中心是暴躁脾气的潜在因素

适时发脾气也可以变成亲子沟通的途径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