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帮孩子放下武力正确解决问题

原创|2015-12-10 08:32

小强上初一,因为小学是在一所文武学校上的,他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这天,老师告诉小强妈妈,小强和同学打架了,要受到学校的处分。

妈妈很生气,可是回到家,看到也被同学打伤了的小强,心里又非常心疼。妈妈一边摸着小强的头,一边问他:“你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呢?”

没想到,小强很委屈地说:“是他先骂我的,我一生气,就忍不住推了他一下。结果,周围的同学都起哄,我们就打了起来。”

妈妈没想到,小强打架的原因是因为生气,妈妈开始思考,要如何帮孩子放下武力,正确解决问题。

智择优教育专家孟老师解析

孩子的打架行为,属于攻击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攻击行为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成分,是与生俱来的。

智择优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孩子存在打架的倾向。开始的时候是小打小闹,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后来就发展到了打架的情况。

孩子出现打架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孩子的自控能力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过激行为;孩子看到成人的攻击行为,不自觉地模仿;孩子看暴力片受到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恰当;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常常用打架来解决问题等。

初中阶段,孩子打架指向的多是孩子,不是成人。孩子打架一般不会受到父母的肯定或是否定。打架的孩子,常常会退缩或是放弃,但当下次再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又会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有的孩子被别人欺负,所以不自觉地起来反抗。

虽然爱打架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具有勇敢精神。但是打架会给自身和周围的人,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所以父母要认真分析,孩子出现打架行为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改掉爱打架的坏习惯。具体请点击智择优教育《如何让孩子脱离爱打架的坏习惯》

延伸阅读:

讽刺是一种冷暴力 造成孩子行为逆反

校园暴力何以成为青春的痛点?

[视频]青少年暴力行为是谁的痛?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