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用“根雕艺术”代替“压膜技术”

原创|2015-12-29 14:18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是一种“根雕”艺术,而厌学的孩子所领教到的却是一种“压膜”技术。显而易见,每个孩子的材料千差万别,不可能通过压膜技术来加以成型。否则,孩子就必然会厌学,以抵制这种摧残。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孩子不是实现父母理想的工具。

一个女孩是某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对她就管教很严,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非常好。进入高中后,父母要求她以浙江大学作为最起码的高考目标。

以前这个女孩对父母的要求马马虎虎还能接受,可是进入青春期后,她对父母的苛刻要求越来越反感,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以至于严重厌学,令父母束手无策。

从这个女孩厌学的外部原因看,就是其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不对造成的。从传统眼光来看,她的父母可谓是日前社会上公认的事业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在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孩子,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可是当这种外部要求过强、外在标准过于苛刻时,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厌学情绪就更容易集中爆发出来。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讨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大学理想,尊重她的独立人格。

孩子厌学后首先要想到的是减压。

父母在发现孩子厌学后怎么办?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减压。在多数情况下,这一方法总是有效的。针对强迫性厌学就更是如此了。

一个三年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放学后不是上英语课就是学钢琴,结果导致孩子对学习不仅没兴趣,甚至充满厌恶,学琴时也心不在焉,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找心理专家咨询,得到的药方是“每天放学后痛痛快快地玩上1小时.。父母将信将疑地照做了,不到一个月,孩子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这虽然是一个个案,可是其反映的现象却带有普遍性。实际上,“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玩”不但是儿童认识环境、探索世界的最自然和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全面发展、克服厌学的必要途径。

延伸阅读:

两招教你怎样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4个弊端会毁掉孩子

红脸、白脸威信扫地 家长教育孩子不是一出戏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