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孩子开口向家长和亲戚要新年红包的5种原因

原创|2016-02-03 11:0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孩子逢年过节向家长和亲戚要红包,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人们对这种行为也表示了越来越大的宽容和认同。但是,随着人们给孩子的红包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孩子要了红包后如何处理这笔钱一一是由父母帮助管理还是交由孩子自主支配,也随之成为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新年红包

从情理上来说,孩子年龄还小,没有能力支配那么多钱(就过年来说,有些孩子的压岁钱已经多达数千元,还有的高达上万元),万一处理不好还可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些钱是他(她)的私有财产,他(她)有权利支配这些钱,而且他(她)本人也有支配这些钱的强烈愿望。毕竟,把钱掌握在自己手中与放在父母那里,这两种处理钱的方式给自己的感觉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矛盾的状态使得父母左右为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应该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要红包。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1、受到电视节目以及周围环境中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对金钱产生过重的占有欲。

父母的消费习惯以及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有的父母对孩子灌输“学习就是为了以后多赚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等观念,这对孩子有很严重的消极影响。

2、虚荣心太强,喜欢与同学攀比。

有的孩子为了使自己在与同学攀比的过程中不至于太没面子,于是对红包产生“渴望”。

3、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所导致。

有些孩子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喜欢买一些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有的孩子有一些不良嗜好,比如对网络游戏过分迷恋、喜欢请客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对金钱的巨大需求。而这些原因导致的“资金短缺”是很难向父母开口要的,所以只好在自己的红包上打主意。

4、受到社会上腐败风气的影响。

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或亲戚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是掌握较为稀少但别人又需要的社会资源,那么需要这些资源的人就应该给自已送红包,这是“权钱交易”在孩子身上的反映。

5、自主意识增强的结果。

孩子渐渐长大了,希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财产,可以由自己自主支配。为了享受这种自生行为带给自己的自由,对红包产生“渴望”。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具体请点击智择优教育《过年了 孩子开口向家长和亲戚要红包的6种克服方法》

延伸阅读:

寒假用“三论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2016春节寒假结束后 孩子难以收心的4种原因和4种解决方法

孩子春节放假越来越懒 用运动治疗孩子的“假期综合征”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