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对青少年的危害
不良网络信息引发各种网络信息问题。部分网民开始出现生理、心理不适应现象,比如“现实恐惧症”、“网络偷窥癖”、“网络裸露等等症状。

因为长期沉迷网络而产生各种生理疾病的也屡见不鲜,比如玩网络游戏导致种种身体疾病,还如长期上网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脊推变形等,还有的因连续上网时间过长而导致瞬间失明等等。
同时,不良信息使网络的教育也呈现出负功能,网络不良信息颠覆了主流道德观念。
现实的学校教育宣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体系,在“新新人类”的叛逆与特立独行面前逐渐崩溃,而导致这一结局的罪魁祸首就是网络垃圾信息的侵蚀。
据调查显示,在中国的网民人群中,青少年占有很大的分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统计,在我国目前拥有网民数量3.16亿人中,10~19岁的青少年比例高达35%。
青少年时期,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生理发育开始成熟,精力旺盛,且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心理发育尚不健全,辨别能力低下,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差,极为容易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诱导。所以,青少年也成为了被骗的高危人群。
推荐:青少年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另外,青少年对网络犯罪的防范意识不足,许多网络欺骗手段都是针对青少年网民精心设计的,关于青少年网民的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即时通讯工具使用率达到了91.3%,比总体网民的使用率还高出了10%。所以,基于QQ微信一类的即时通讯工具的诈骗行为成为了极为常见的一种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诈骗方式。
不良网络信息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并不小于网络游戏的危害,因此,不良网络信息成瘾也同样要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