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是什么?“早知道,少犯错”,带孩子走出误区
青春期的学生,与少年期比较,闭锁心理不仅表现显著,涉及面广,而且其情意的强度激增。常由此产生人格障碍,影响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影响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青春期闭锁心理的主要特征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同一个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所谓“闭锁心理”,是指学生青春期由于某种思想误区或心理偏差,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自我封闭,不愿外露,从而对教育者的教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态度或逃避行为,具体了解可参考《知识科普: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闭锁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①心理上并未真正成熟。
青春期的“自我”只是起步,带有很大程度的幼稚不成熟,但是他们又急于想成熟。而当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不被接受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和承认,因而产生种种思想上的焦虑,情绪上的烦躁、抵触、及与长辈人际关系上的紧张等闭锁心理的表现。
②个人性格缺陷。
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会出现闭锁心理,有些青少年性格天生沉默,孤僻,不善交际,在青春期更不易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封锁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而由于与家长老师的交往不够,故此产生闭锁心理。
③交往范围的缩小。
目前,青少年的生活越来越单调,交往范围越来越小,而缺少朋友使得他们不能够获得侪辈支持,如果此时这类人出现与老师及家长关系紧张以致出现情绪对抗,闭锁心理将会产生。
④意识的增强。
青春期开始,青少年的自我观察、评价、控制等能力都得到提高,于是开始试图摆脱对成人的依附顺从关系,青少年心理向独立自主的方向转化并且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不愿意受别人干涉,因此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意愿也会明显降低,由此产生闭锁心理。
⑤家庭因素。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父母采用专制型或者冷漠型教养方式进行教养,则会导致青少年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心理,这种心理可能使家长不能与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而家长有想过度干涉而导致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紧张从而引发其他心理障碍,如果青少年心理闭锁期出现精神或者心理上的创伤,将会因为不能进行及时的疏泄或他人有效引导而演变成心理障碍而影响青少年的一生,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对陷入青春期闭锁心里的孩子进行引导可参考《3招教你有效防范孩子青春期闭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