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父母需要做到这四步
每年高考、中考时期,总会爆出几起孩子跳楼、跳河啥的惨烈事件。世界这么美好,这些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要选择这么极端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呢?总结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低!他们接受不了自己没考好的结果。所以说,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承受能力锻炼是一项必须严肃对待的任务。

一、及时地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有时孩子会面对一些他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排解和疏导。
第二、尽量少奉承孩子
生活中孩子做了一件他该做的事,周围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总是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敢说个“不”字,还怕“刺激”着孩子,千方百计地帮孩子寻找借口。这使得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能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诚然,表扬、鼓励等都是极重要的教育措施,但不论什么样的措施,都应客观、公正。
第三、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应尽量地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
四、不要盲目地进行“心理操练”
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来促进其健康。为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可有目、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时,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出点难题,在他们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能够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这年头谁都会受点挫折和磨难。但同样强度的挫折,为什么有人能挺过来,有的人挺不过来?经历同一场意外,有的人能很快调节自己,有人却长时间心情大坏,甚至情绪失控、崩溃?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所以,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加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