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后进生我怕谁!你还会给你的孩子贴上“问题”的标签吗?

智优导师原创|2017-03-24 08:19

一些家长在谈及的孩子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往孩子身上贴各种“标签”:“邻居家那个牛逼崽今年肯定会考个重本”,“王家那熊孩子啊,也真够令人头疼的”,“想起我家那后进生,我头都大了”。

家长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些往孩子身上贴的“标签”,往往就促成了孩子成为“问题孩子。不想你的孩子成为问题孩子《问题孩子大多出自“三步走”模式家庭》,看看你们家庭模式是否需要改变。

父母不要给孩子贴问题标签.jpg

案例1:“X博士” 萎靡不振

同事家一小孩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优异,从小被家人冠称“X博士”,因此立志以后一定要成为博士。

他顺利考上一本,但考研过程却一波三折,未能如愿以偿,从此萎靡不振。大学毕业后待业在家,不出家门半步,说是不考研考博,无颜见江东父老。

家人劝其弃考,好好找份工作,调整心态再做打算;并告诉乡邻,见其直呼其名,不再称“X博士”。

案例2:初二孩子宣言——我是后进生我怕谁!

邻居孩子读初二,平时比较调皮,经常闹点小动作。邻居被班主任叫到学校过几次,并在班主任后进生转化表中家校沟通栏中签名,回来邻居便称孩子为“我家后进生”。

结果,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直到有一次邻居教育他时,孩子振振有词:我是后进生嘛,不到最后不进步!

邻居这才意识原来他真不该给孩子贴上这个“后进生”的标签,让孩子自己的潜意识以为自己是一个“后进生”,所以心安理得的不去努力学习,真正的成为了一个问题孩子

你的孩子成为问题孩子是不是也有你们父母的功劳?如果你已经进入到亲子教育的误区,导致孩子在成长中出现各种问题,不妨咨询下方的心理咨询师杨达老师。杨老师在亲子教育、青少年心理辅导上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你改善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能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与之相符的印象管理。

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其实就是“暗示效应”,它会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自我认同产生强烈的影响。

1、 贴正面的标签固然能激发孩子的斗志,但往往也给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有些孩子因为“标签”负重前行,有些孩子因为“标签”而得意忘形,过早的给孩子名利观念的灌输,其实并不利于孩子成长。

2、 贴负面的标签更是促使孩子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孩子会认为标签就是自己的属性,从而放弃努力,成为那个令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孩子”

更多亲子教育的方法,请咨询下方智择优导师。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