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主要的表现又是什么?
“留守儿童”这个词,我们一定不是一次听过了。他指的是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监管的,只靠爷爷奶奶监护的孩子的总称。
留守儿童的内心,一般是十分空虚的。因为他们从小就缺失父爱和母爱,从小就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农村的孩子到了初中后,在自己的心灵上便产生了很多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想法。
大批的留守儿童逃离不了被辍学的命运,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她们从小缺爱的家庭中长大,他们会慢慢形成一种孤独感和孤僻感。
以至于他们在学校不喜欢和他人交流,只喜欢待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所以留守儿童的内心不能和他人倾诉,只能自己憋在心里,所以,其实他们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是因为出生于农村的自卑感。
虽然现在都要求人人平等,但社会歧视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农村人,在城市人面前,总会非常的自卑。
他们会认为自己比不上对方。出于这种原因,和城里人待在同一所教室里学习,他们会感到非常不自在。
第三,也就是所有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了,那就是对于学习的厌烦。
学习是一项长时间的大脑紧张的神经运动,因为神经,一直处在紧张状态,所以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疲累,从而对学习渐渐提不起兴趣。
其实对于农村辍学的留守少年来说,最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
因为和同龄孩子的不同,是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广泛关注这一类的孩子,希望孩子辍学的悲剧,不再发生。
孟老师擅长解决农村中学生的各项问题,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