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认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专家解析

网络整理|2017-05-28 09:21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

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

初中孩子的逆反心理与家庭教育.jpg

青少年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

为此,揭开逆反心理民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撂在我们面前。

逆反心理及其一般的心理机制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

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

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

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

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

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

(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

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

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

5、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遇到家庭教育困惑就用智优良策,家庭教育指导师都在用的平台,快速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获取教育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