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步兵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残害过多少青少年?
一位毁誉参半的医者,一项颇具争议的疗法,一个吸金无数的产业,一群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少年……
一条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让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再次走进公众视线。让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杨永信电击疗法。
2006 年初,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医生杨永信成立中国杨永信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其对外宣称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 网瘾戒治模式。
所谓的物理治疗即“电击治疗”,即在“网瘾”少年的太阳穴或手指上接通电极,他声称以电刺激引发孩子对网络产生厌恶感。
经媒体曝光后,“电击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来广泛质疑。
2009年7月,卫生部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
时隔7年,电击治疗网瘾的创始人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在当地依旧炙手可热。
7年中,接受过杨式电击疗法的少年称,改良后的杨永信电击疗法“换汤不换药”,关在13号室内被电的痛苦令他们终身难忘,甚至多年后回想仍然手心冷汗直冒,“那种疼无法用任何语言形容。”
7年过去,医学界对网瘾是否为精神病的争论仍迟迟没有定论,种类繁多的网瘾治疗机构却在各地悄然兴起。
电击:被7人摁住银针穿虎口 通电后浑身痛到不能说话
22岁的白雪至今忘不了2015年11月跟随父母来到临沂四院网戒中心那日,她被带进2楼13号诊室后所发生的一切。
“当时杨永信只是简单问了我几句话,就示意我去13号房(接受电击)。”白雪的爸妈被要求止步,跟随白雪一起进房是其他7名学员。
据 多名学员回忆,13号房的构造极为隐蔽,推开最外面的白色木门,进入内室,里面还有一道防盗门。
内室里的陈列不多,只摆放着一张病床、一个氧气瓶、两把座 椅和几个部分被胶布缠住的“治疗仪器”。
进屋后,白雪被要求坐在椅子上,身边的7个人中有6个两两分组,分别摁住她的四肢和双肩,另有1人从背后将她抱 住。
随后,白雪接受了一次电击治疗。她回忆,给她电击的是杨永信助手王祥瑞。
“他拿银针从我右手虎口处穿过,接着再从治疗仪上接出8根电线,用钳子固定在银针的两端。”
通电的瞬间,剧烈的疼痛辐散全身,“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麻又疼”,从背后抱住白雪的学员迅速用纸巾捂住她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