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孩子越长大越叛逆,父母这样处理才有效果

原创|2020-01-18 23:20

浙江临安有个初中生,因为看动漫被父亲数落了几句,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

孩子在信中写道:“我早就受不了了,但想到你们,我还是决定坚持。只是无论怎么努力,结果永远不会使你们满意。”

一家人慌了神,赶紧报警,幸好最后被找到了。

近几年,类似的新闻不在少数。很多孩子进入初中,出现了叛逆的迹象,喜欢玩手机、玩电脑,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在被训斥以后,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想不开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父母们感到困惑:

一、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叛逆?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又该怎么管?

老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叛逆本质是为了挣脱家长的控制和束缚。

他们心理上迫切成为大人,想要自己自主,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会反抗父母的包办、控制,并且渴望父母的尊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叛逆是好的开始,意味着孩子长大了。

为了表现自我,有的孩子会和家长对着干,这时候父母如果越想控制,孩子反抗的可能就越厉害。

孩子从来不是一夜之间“叛逆”的,叛逆的原因也在父母的教育问题上。

二、面对叛逆的孩子,硬碰硬是最差的做法

新加坡有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小孩不笨2》,每次看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一位叫成才的孩子,听名字,你就能猜到家人对他寄于厚望。

成才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由父亲抚养长大。

正值青春期的他,是大人眼中的打架王、“烂苹果”,父亲教育他的方式也很简单——拳脚相加,粗言相骂。

孩子迷上了武术,打;

孩子考试成绩差,打;

孩子在外打架了,打;

孩子被学校劝退,打......

在父亲眼中,似乎成才所有的毛病都可以通过动手给他纠正过来。

事实上,儿子对父亲更加抗拒,被退学的他无处可去,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学会了抽烟,偷东西。

电影最后有一句台词:“你爸爸是那么的爱你,你爸爸又是那么的不会爱你”。

叛逆的孩子,与其说父母不会教,不如说不会爱。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才会有那么多父母和孩子宛如楚河汉界,两军对垒,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演员邓超曾经在采访中回忆叛逆期时坦言:“当我犯错,我的父母对我的做法不是打骂,也不是苛责,而是一个对等的方式来谈话”

面对叛逆的孩子,硬碰硬只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差。

三、面对叛逆,需要改变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孩子所有的叛逆、不听话,是在对父母释放信号:你们现在的教育和沟通方式,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用了。

他们在提醒家长调整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式,也可以说是求助。

如果父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比如改变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等等,时间久了,孩子也会有较大的改变。

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总会等来好的结果。

父母对孩子所有的担心都可以理解,但叛逆的孩子要的不是过度干涉和居高临下的指点,而是尊重、沟通和引导。

做到了这三点,再麻烦的叛逆期,也能和孩子一起跨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