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对策让孩子远离“损友”
刚上初中二年级的小刚,近来交了几个同学朋友,常把他们带到家里玩。小刚的母亲对他的那几个朋友很烦,因为那几个男孩子让她看不顺眼,他们缺乏教养,吵吵闹闹,口吐秽言,有一次她还发现那些孩子竟在她家里抽烟!母亲训斥了小刚几次,小刚虽然不再领朋友到家里了,却又常常出去找那些孩子玩。小刚的母亲很担忧,怕小刚跟别人学坏。
一般来说,大多数父母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朋友的,但更希望的是孩子能交上一些学习好、有上进心和诚实的朋友。那么,对于孩子滥交朋友,家长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父母有必要建议孩子选择朋友。
一个孩子需要有机会与个性不同的孩子交往,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孤僻的孩子需要较开朗的朋友;过分受到保护的孩子需要自主性较强的玩伴;胆怯的孩子需要和较勇敢或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在一起;幼稚的孩子能从与比较成熟的玩伴们的交往中得到益处;爱幻想的孩子需要更平凡一些的孩子影响;霸道的孩子可以由强壮而不好战的玩伴来矫正。因此,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孩子和不同个性的朋友在一起相处,并鼓励孩子之间建立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及时阻止孩子与不良朋友的交往。
一旦发现孩子滥交朋友发展到可能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时,父母就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阻止孩子们的交往,使孩子能更快地摆脱那些贪玩或品德不良的孩子。
三、时时关注并考察孩子的交友情况。
允许孩子选择他的朋友,而家长又要负责保证孩子的选择有益于孩子自己,这就需要采用细致核对和平衡的方法。
四、让孩子感到他的朋友在家中会受到欢迎。
孩子和他的朋友在家中相处得越融洽,就越不可能去外面寻求刺激。这就为孩子交友打下健康的基础。
对10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对他朋友的直接指责,很可能导致孩子的反对,而间接的、巧妙的批评则要有效些。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这孩子常闯祸,和那样的孩子在一起可要注意!”
如果孩子继续与那个不讨人喜欢的朋友交往,家长可以制定一个严格的作息制度来限定孩子,并告诉自己的孩子,这是自己规定的一个条款,希望孩子能严格遵守。
五、了解孩子的需要。
家长应及时发现可能使孩子误入歧途的需要(刺激、冒险、名声、感情归属),并安排适当的活动和家庭会议来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以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良好关系。
如上述的这些方式都不能阻止孩子的行为时,家长就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隔离,如让孩子转学或接受全封闭式特殊学校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