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所谓的“爱”伤了孩子

原创|2015-07-22 17:04

初中生张晨最近非常苦恼:“我觉得家里每一个人都非常疼爱我,他们没有人不喜欢我。但我不明白,每次他们责骂我的时候,为什么用尽了最刻薄的、最冷酷的话来刺痛我呢?也许我这样说不合适,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们许多家长都这样“爱”孩子。为什么他们非要这么个“爱“法呢?

经常挨骂的孩子

如果你去问家长,他们会回答说:“孩子实在太过分了,怎么说都不管事!我实在是气极了,气疯了。他但凡好一点,我也不至于这样。”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孩子确实经常让家长生气。但是生起气来就可以什么话都往外说吗?为什么我们遇到不讲理的成年人,脾气就要小得多,偏偏对孩子这么凶呢?为什么我们对外人反而更有耐心,对自己家里人就压不住火呢?这就值得研究了。

说实话,我们对大人脾气小,对小孩脾气大,是因为孩子属于弱势群体,他很难反抗,于是我们就越骂越来精神。此话虽然不中听,可是有一定的道理。不信你去观察,同一个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对他越凶,等到孩子一天天长大,翅膀硬了,会顶嘴了,敢离家出走了,家长就不敢乱责骂了。有的家长甚至小心翼翼看孩子脸色行事,尽管孩子比以前更出格了,他也能压住火。这实际上就是说,我能控制你的时候,我就得说个痛快,等控制不住你,我只好忍着。这种家庭教育,实际上讲的不是“理”,而是“力”。对越小的孩子要求越高,态度越严,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老师则一步步往后退,这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常现象,明显地是不平等思想在作怪。

为什么我们对外人反而更有耐心,对自己家里人就压不住火呢?这就是所谓“内外有别”了。别人的孩子成绩下降,我们可以安慰说:“这怕什么?”自己的孩子成绩下降,我们却会大怒:“这还了得!”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比对别人期望值要高,这也是难免的,谁不希望自已的孩子成龙成凤呢?但是请注意,孩子们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毕竟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发展规律,他不会因为你对他期望值特高,智商情商就一下子提高一大块。经验告诉我们,提高一点期望值,对刺激孩子上进有好处,但稍一过火,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对孩子来说,这期望就成了压迫,成了失败和挨批评的预报。主观地、不切实际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等于在心中描绘一个理想的假孩子,以此为参照,再来看生活中真实的孩子,必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是家长自己找气生,孩子做了牺牲品。

当然,这里也有个方法问题。有些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想不出其他办法,只好发脾气。方法是需要学习的。小编建议这种家长在学到新方法之前,起码要做到尽量少发火,停止讽刺挖苦,否则只会徒然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经常听刻薄话的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或者自卑、或者势利。更可怕的是,等他长大当了家长、地位改变了的时候,他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疼,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的孩子。